在总裁郭本恒抱怨密集抽检的声音中,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自诩为中国奶业高端品牌的光明乳业,其质量问题仍不断出现,舆论对于其生产能力和监管水平的担忧继续发酵。年薪超过152万的公司总裁郭本恒,此前还炮轰国内生奶标准世界最差,曾引发一场业内大辩论。而近期又有多地曝出光明乳业的质量事件,郭本恒或要为自己的言论付出代价。
中国经济网试图联系光明乳业相关负责人时,对方表示公司的态度和解决办法都公布在公司网站上,对于公司近期是否“屏蔽”媒体的提问,对方则没有回答。
上海“失火”硝烟未散 武昌扬州又遭投诉
9月初,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业订户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光明乳业曾在当天发表声明称,目前接到投诉952人次。经初步分析,牛奶变质的原因是:该批次产品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针对光明牛奶曝出的酸败事件,上海质监局已责令光明公司全面开展质量安全整顿,保障乳制品安全。但“酸败门”事件尚未过去多久,又有多地曝光质量事件。
9月13日,扬州博友“@刘柯艾”在微博上传了一段对话视频,对话视频内容是光明牛奶扬州代理商客服回应光明酸奶质量问题。在今年6月,刘先生在超市购买了四瓶光明酸奶,回家后发现有“涨袋”现象,家人在饮用了酸奶后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该客服人员认为,此次事故并不能认定是光明牛奶的质量问题,并且已经对其进行了150元左右的赔偿。
而在武昌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武昌的周女士称购买的光明优倍鲜奶,回家喝了一口发现是膏状的,“鲜奶应该是液态的。我去讨说法,厂家的业务员说鲜奶在‘保质期内变质’了”。周女士对这一说法不满意,遂向工商部门投诉。有业内人士称,“保质期内变质”只是一种说法,并不能改变顾客买到变质奶的事实,厂家和商家必须给周女士一个合理的补偿。
郭本恒炮轰监管抽查 难掩企业管理之失
在上海的“酸败门”事件发生前不久,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曾抱怨,2011年国家抽查光明乳业4553次,“折算下来是抽查了几十万个指标,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经抽查了2600多次,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在这“抱怨声”过后,光明乳业的产品再次曝出质量问题,从“奶粉致癌门”到“乳品细菌超标”,再到“清洗液体被混入光明优倍奶”,光明乳业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公众,让郭本恒的“没有一个指标不合格”之声成为了空谈。
面对公司奶制品暴露的诸多问题,光明乳业做着反复地道歉,但上千次的抽查,依旧难以让消费者放心。有评论人士表示,即便是“抽死人”的抽查力度仍无法杜绝质量隐患,中国乳制品企业的安全进程依然任重道远。也有食品行业研究员认为,一家企业如此密集出现质量问题,其在管理上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就在光明乳业管理频频出现漏洞的同时,其扩张步伐依旧没有减速。在产能扩大背后,如何实施有效全面的管理,将是光明乳业管理人员要做好的课题。
炮轰监管早有先例 郭本恒曾称国内生奶标准世界最差
光明乳业的总裁郭本恒并不是第一次针对乳业监管发表言论,2011年7月,郭本恒在参加某论坛中,曾公开表示,“我国的奶业产品标准事实上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国内的生奶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
但在此番“炮轰”乳业标准时,光明乳业随后立即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公司总裁郭本恒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经营论坛发言时,客观地讲述了目前中国乳业加工水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谈及现行生鲜乳标准符合中国国情,也还需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相关言论随后被一些媒体夸大报道,称"炮轰"行业标准。此言本意为呼吁行业加强自身奶源建设,全面树立国际水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乳品。”
做为企业代表,郭本恒响应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的“中国生奶标准全球最差”论,但随后公司就发声明,彻底推翻了郭本恒的观点,这样出尔反尔,目的是什么?
乳业标准的派别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但消费者的利益应该最优先得到尊重和保障。不管是什么样的标准,如果产品让消费者不放心、不认同,光明乳业的发展前景都难言乐观。 (记者 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