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社发
编者按:至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满十年。中国刚加入WTO之时,许多人也许并未意识到中国在未来给世界贸易带的来巨大变化。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新网财经频道就此推出系列稿件,从中国企业“走出去”、民企发展增速、跨国公司在华十年变迁等角度,为读者解析入世十年中国的经济如何飞速跨越式发展,及展望未来十年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迈向新的征程。
中新网12月7日电 (财经频道 李建宗)入世十年,中国乳业是少有的几个没有受到较大冲击,仍由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但也因为如此,这个行业常常被当成“不与国际接轨”,价高质低的样板而遭遇口诛笔伐。
十年的野蛮生长,让中国乳业在赞誉与批评中不断做大,但下一个十年,这种成长方式还能继续吗?
在中国即将迎来入世十周年之际,中新网财经频道联系多家民族乳业品牌,就中国乳业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所得所失、未来走向、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伊利乳业集团在发给中新网财经频道的书面回复中,对自己十年来的发展表示满意,盛赞入世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而谈及未来的挑战,伊利认为是如何重塑中国乳业的整体形象,消除公众对民族品牌的不信任感。
乳业“黄金十年”
对于入世十年的收获,伊利认为入世十年是中国乳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依靠市场消费的拉动,中国乳业在十年中获得了高速增长,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短时间内培养了一个庞大的乳品消费群体,为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入世后,乳业投资和贸易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加上国际乳品企业受困于生产成本,逐步减少在发达国家的生产,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消费市场更大的中国。给中国乳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民族乳业在竞争中学习和提升。
对于入世十年的最大遗憾,伊利选择了“部分自主品牌的消亡”。认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使得这些品牌尽管处在一个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中,却不得不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下坐失市场份额,逐步走向消亡。
民族品牌有先天优势
入世十年,中国乳业是少有的几个能顶住外国品牌冲击,始终由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之一。伊利将原因归结为乳业竞争的特殊性。
乳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原奶生产还是乳品加工,其技术、工艺、设备的开发和生产都已相当成熟,各国在加工技术和成本上差异不大。
因此,当前乳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奶源的竞争。而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奶源地隶属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奶源质量高。几大民族乳业品牌目前控制着国内的主要优质奶源地,与外国品牌相比,具有竞争优势。
走出去还需练内功
入世十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乳业品牌进入中国,而民族乳业品牌“走出去”的例子却鲜有。伊利认为,中国的液态奶走出去尚需时日。因为液奶产业是一个区域性品牌优势比较突出的行业,而且中国乳业整体发展年限为期尚短,又经历了行业整合和系列风波,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修炼“内功”的阶段。
而在在奶粉领域,民族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为时不远。因为在奶粉产品上,国内代表性品牌,在技术、资金、理念等方面都与外国品牌相差不大,有些甚至走在了行业的尖端,未来国际化步伐可期。
伊利认为,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塑造品牌形象是民族乳业“走出去”的三大要点。
最大挑战是恢复公众信心
在这份回复中,伊利并不讳言当下遇到的难题。表示包括其在内的民族乳业品牌,面临的“长期且首要的任务”,是如何消除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重塑中国乳业的整体形象,恢复公众对民族品牌的信任,并坦言,乳业信心恢复是一个需要时间维度来完成的任务。
而对于入世十年,中国乳业标准仍与国际标准有差别的说法。伊利表示,目前国内乳业标准只是国家确定的最低收奶标准,国内几家领先企业的标准其实都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并强调,该标准是考虑到中国国情而制订的行业规则,是为了最大化平衡和保障奶农、奶企和消费者三方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