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热线为何对媒体失声 消费者能否顺利维权

时间:2011-07-28 08:41   来源:新华财经

 

 

达芬奇热线为何对媒体失声 消费者能否顺利维权

  编者按:达芬奇家具在被央视披露部分产品存在造假的行为后,目前已有消费者委托律师走上维权之路。记者上午从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获悉,目前已有60余位消费者与该所取得联系,欲集体维权,索赔数额可能超亿元。当记者表明身份致电400电话时,接线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热线工作人员不会回答媒体的任何问题。

  ■各地消费者维权进行中:

  达芬奇消费者60人集体维权 全国索赔或超亿元

  刘女士看到达芬奇店内装修豪华,加上家具价格昂贵,让她对质量深信不疑,“如果不是纯进口的,价格不可能这么贵。”

  在看到媒体报道达芬奇涉嫌造假后,刘女士感觉很意外,“家具卖这么贵居然也会出问题?”她立即担心起自家买的家具的质量问题。

  “家具买回家时有气味,我曾找到达芬奇,可是他们让我去找权威部门检测。”刘女士说,到底哪个检测单位算是权威部门,达芬奇也没说清楚。

  “直至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些家具是不是环保,应该找什么机构检测才能被达芬奇认可。这么贵的家具扔了,也舍不得呀。但我又担心家具有‘毒’,所以无奈把孩子寄养在亲友家了。”刘女士表示。

成都一顾客投诉达芬奇 进口沙发或为广州产

  26日上午,记者在成都达芬奇家居专卖店看到一名中年女子正和达芬奇的工作人员谈话。记者上前询问得知,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去年底花了近15万元,在该专卖店买了部分家具。据该女士介绍,她买的家具包括10万元左右的“好莱坞”沙发,此外还有一些灯具装饰。

  该女士称,去年底她买“好莱坞”沙发时,当时达芬奇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些沙发都是全球采购,绝对原装进口。然而,“达芬奇事件”发生后,该女士发现她买的这些“好莱坞”沙发可能是广州生产的。另外,该女士随后检查时,发现沙发后部确实有点粗糙,这更加重了她对沙发原产地的怀疑。

  该女士表示,在前几日,她就电话咨询过工作人员“好莱坞”沙发产地的事情,然而,对方一直未给明确答复。昨日上午,该女士专程来到成都达芬奇家居店,要求给一个解决办法。“如果这些沙发不是原装进口的话,我就会要求退货或赔偿。”

深圳首例投诉达芬奇 要求退款逾百万

  达芬奇造假风波进入第17天,深圳的消费者周先生正式宣布投诉“达芬奇家具”,要求退还总额超过100万元的家具款。截至目前,深圳仅有周先生正式向有关部门投诉达芬奇。

  据报道,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3月,周先生先后在达芬奇购买了据称为意大利“CAPPELLETTI”、西班牙“VIDALGRAU”等品牌原装进口的沙发、床、衣柜等家具,折后总价超过100万元。

  ■达芬奇依旧失语:

达芬奇投诉热线一听媒体马上失声

  达芬奇家居于前天上午开通了投诉热线,记者昨天下午首先以顾客身份两次拨打该热线均顺利接通,接线人员表示,热线人员只负责接听和记录,后续处理将有售后人员在24小时内联系消费者,热线会持续多久目前还不得而知。

  随后,记者尝试拨打此前达芬奇对外公布的010-58162686和010-58162687两个媒体电话,但两个电话都已变成空号。当记者表明身份,再次致电400电话时,接线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所有媒体电话都已关闭、不再开通,热线工作人员不会回答媒体的任何问题。媒体如有问题需发送邮件至pr@davincichina.com,“可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回复”,该邮箱同时也接受消费者以邮件形式向达芬奇提出的投诉和咨询。

“达芬奇”落马 国产家具抢商机

  “我们的沙发是国外上百年的老牌子,但是在国内广东那边生产的。”“我们的产品是在广东深圳生产的,但牌子的确是国际品牌。”7月21日,记者走访海博、富尔玛等家居卖场,发现各商家不再将进口作为宣传噱头,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些有着“纳菲尔”、“斯帝罗兰”等洋名字的家具,实乃国内制造。

  “以前从来没有消费者看报关单,昨天却有一位消费者跟我索要报关单,并详细核对报关单上的产品编号和她购买的产品的编号。”邓禄普家居店负责人陈女士说,她们的产品一部分是在深圳组装的,一部分是从新加坡和英国进口的,都有相应的报关单,但提供出来后,还是遭受到一些顾客的质疑。

  质量不差,差在设计水平上比起进口品牌的谨小慎微,国内品牌显得轻松了许多。记者在海博、富尔玛等家居卖场了解到,诸如“露依莎”、“科曼多”等洋味十足的家具不仅爽快地承认产品产自国内,还将“非进口”作为新的推销重点。

  ■达芬奇事件引深思:

迷信“达芬奇”暴露了文化不自信

  而“洋品牌崇拜”的背后,正是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最直接直观的表现。“品牌”是市场经济范畴内本土文化的集中展示,一个自信的民族,总是强力输出代表自己文化的品牌。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之于美国,本田、索尼、哆啦A梦之于日本,无不成为各自国家文化的形象代言。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也应该立足本土文化,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品牌文化。这才是中国企业的王道。笔者绝不是要中国百姓抵制洋品牌,因为那是另一种文化的不自信;我们要反对的是以洋品牌甚至假洋品牌来包装中国品牌,是假冒伪劣的文化赝品,是追捧洋品牌的消费思潮。

  品牌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就在各国思想家、艺术家纷纷到中华文化中寻找灵感,寻找解决人类矛盾的新思路的时候,我们的某些商家却“以洋为尊”,“以洋为美”,我们的某些消费者却“唯洋为大”,“唯洋是从”,实在是值得警惕。如果说“达芬奇”这样披上显性“洋皮”外衣的假货我们尚可识别并痛斥指责,在验明正身后撕下其虚伪的皮囊,那么渗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对民族文化的隐性伤害不仅难于发现,更是难以治愈,因为这种伤害源于民族文化自信的失落导致的民族文化精神遭遇的深度蚕食。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绝对不可能靠各种假冒“达芬奇”得来,因为那绝对是“豆腐渣”工程。

对达芬奇家具不妨多几个问号

  首先是进出口的商检部海关在干啥?拥有诸多人数,貌似管理蛮严的海关,当旅行者包里的一本书、一份报纸都要进行严格的查验时,他们会不知道“达芬奇”家具的假出假进?从物品报关到进出境现场查验是如何进行的,会不知道个中的蛛丝马迹?如果知道,任由冒牌洋货“达芬奇”在国内畅通无阻,涉案的海关商检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么?

  其次是当地的工商、个协都在干啥?作为专门审核、检查经营者单位性质,是否有假冒伪劣产品,或价格欺诈等行为的工商行政,这些人也是一身制服,红盾璀璨。平日里把辆执法车开得满街呜呜响,可买到了假洋家具的消费者去他们的庙堂举报了么,如果举报了,为何还要等到网民来写博文来披露?这些人当该如何追责呢?

  再是我们的消费者都干了些啥?达芬奇家具事件发生后,拷问企业经营的诚信确有必要,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以逐利为目的的商家面对金钱,且又无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想要他们多么的诚信肯定有难度。这就既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营销环境,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更需要消费者本身应具有相应的择优选好的识别力,或,买到假货能及时举报违法乱纪的果敢勇气等。

编辑:王思羽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