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回应缺乏说服力 奢侈品牌遭遇信任危机
编者按:22日,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在微博和官网上挂出公开信,对公众关注的9大疑问一一详细解释。达芬奇承认销售中向消费者提供了不准确、不全面信息,也承认代理的部分“汤玛斯”美式家具存在保税区“一日游”情形。对于达芬奇在销售贴牌产品时不注明产地为中国等问题的回应,被质疑缺乏说服力。有媒体称,达芬奇事件彻底摧毁了我们对市场诚信的信任,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理念,便宜没好货,但不便宜的甚至天价的东西,同样可能没好货。
追踪:达芬奇再辩解——
承认部分家具国产 辩称使消费者获益
达芬奇家居22日在官网上发出了《致达芬奇顾客的一封公开信》。在信中,达芬奇表示包括“好莱坞家居明星”(Hollywood Homes)、“汤玛斯”(Thomasville)在内的全部美国品牌家居产品均由美国供货商供货。相关供货商会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全球采购,其中采购地包括中国。
对于达芬奇承认的“汤玛斯”(Thomasville)美式家具存在保税区交易模式,达芬奇认为保税区交易模式虽未违反中国的法律,但不应仅标注全球采购,而未向消费者完整地披露这部分家具原产地信息。他们希望获得这部分顾客的谅解。公开信还表示,在保税区交易模式下,同样的产品无须出口至美国后再运回中国,这节省了包括物流费用在内的大量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相关产品的零售价格,最终使中国消费者获得了优惠。
达芬奇的这种说法,引起了消费者的再度不满,不少网友对此加以驳斥。网友“我心飞翔”认为,“这是什么逻辑?我看这就是抢钱的逻辑。”网友“平叶”总结道:达芬奇家居“终于找到了再次骗人的狡辩的言语。”
承认家具保税区1日游
质疑:此前,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初步调查指出,今年上半年,达芬奇共有11批木制品和木家具是从国内家具企业采购的,其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税物流区,又再进口到达芬奇上海仓库。家具都没有运到国外,只是在上海的保税区兜了个圈子。
昨天,达芬奇对美国品牌依然还是延续了上次“全球采购”的解释,但此次承认其代理的“汤玛斯”(Thomasville)美式家具确实存在部分产品在中国生产并通过上海保税区进口至中国的情形,即保税区“一日游”交易模式。
达芬奇新闻发言人黄志新说,保税区交易模式只涉及部分美式家具,这种模式从今年5月份才开始的,主要考虑可降低物流成本和零售价格,最终使消费者获得优惠。他认为,该模式未违反中国法律,但不应仅标注全球采购而不向消费者完整披露原产地信息。
承认宣传失实
达芬奇新闻发言人、达芬奇公司董事黄志新22日通过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公司已启动自查程序,并正在配合包括工商、海关和质检等部门在内的调查;同时,他也承认了达芬奇此前宣传失实,并表示问题家具可以退货及承担相应处罚。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退换货问题,达芬奇在公开信中表示,如任何产品被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和意大利生产厂家都将严格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和销售合同的约定,向消费者承担换货或退货的法律责任。
直击:双胞胎家具为哪般——
东莞低价双胞胎家具 回应“与长丰曾合作,但不涉家具”
质疑:央视此前的暗访披露,在东莞长丰家具公司展厅里,看到了与北京达芬奇家具专卖店一样的卡布丽缇双人床,长丰称在达芬奇门店可卖到30万元,这里只需3万元左右,并称从2006年开始就为达芬奇生产家具,主要品牌有卡布丽缇、好莱坞、瑞瓦。
达芬奇家居昨天再次表示,从来没有销售过由长丰公司或其他任何一家中国公司生产的、标有意大利品牌的家居产品。
黄志新说,达芬奇与东莞长丰只在几年前有过两笔小交易,并且不是关于家具的。欧洲意大利家具有不少被仿冒,古典家具很多都相似,在长丰家具厂看到的家具,究竟有没有仿冒生产卡布丽缇的,现在不好评价。而东莞市工商局最新调查结果,长丰公司现场并未发现“达芬奇”系列产品,未发现长丰与达芬奇业务往来的合同、发票、银行单据。经查询长丰公司的银行账户,未发现与达芬奇有资金往来。
家具抽检质量不合格 回应“欧盟与中国家具标准不同”
质疑:上海工商部门此前对外公布,抽取了达芬奇公司2件卡布丽缇系列床头柜,由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在木工要求、漆膜耐香烟灼烧两项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这两件床头柜的外壳和填充材料由高分子材料组成,内衬部件为纤维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等,连接部位为实木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一旦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达芬奇家居发言人黄志新说,欧盟与中国在家具标准上有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是要求厂家入境必须按照中国的标准来生产。对于上海的检测,达芬奇已与意大利厂家进行了交涉,如任何产品被政府部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都将严格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和销售合同的约定,向消费者承担换货或退货的责任,并接受行政处罚。
不注明产地中国 回应“为避免混淆”
成都商报:既然如此,为何达芬奇在销售贴牌产品时不注明产地为中国,而是要标注为全球采购?
黄志新:这是一个传统。比如“汤玛斯”的产品在全球有很多代工厂,一套餐桌,桌子可能是菲律宾产的,而椅子又是中国产的,我们怕混淆了,就统一标注为“全球采购”。
成都商报:我觉得您的回答,可能缺乏说服力。
黄志新:虽然我知道大家希望我们承认,我们没有标明产地,是有其他不好的想法,但我们确实一开始就是这样想和做的。我很清楚我们现在的处境,不负责任的说法都可能带来新一轮的危机,所以以上说法确实是我们的真实想法。
成都商报:达芬奇家具为何未标明材质?
黄志新:标签上产地和材质不规范的行为让大家产生了误会,我们已经着手改正。
影响:销量骤降——
销售额下滑超过八成
身陷“造假”风波的达芬奇,又在面对经营遇冷的窘境。22日下午,达芬奇家居公司董事兼新闻发言人黄志新与少数媒体见面时坦言,事件发生十几天来,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80%至90%,消费者要求退款的数额涉及几千万,达芬奇今明两年原定新增3家新店的扩张计划,也不得不因此搁浅。
达芬奇22日下午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小型的媒体见面会,黄志新介绍说,在近日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全国门店每天的营业额只维持在几十万元,“以前达芬奇每月的营业额都会在5000万至8000万元之间,平均200万元一天,现在最好的有七八十万,不好的只有一二十万,相比之前降低了80%至90%”,黄志新说。
受累“达芬奇” 进口家具销量减半
22日,价格能与“达芬奇”媲美的法国罗奇堡紧急召开记者发布会,澄清自己为100%欧盟进口,但对消费者而言,这样的澄清似乎与“达芬奇”的并无明显分别。据悉,最近一段时间,罗奇堡几乎丢了中国所有的订单,准备签单的新客户“一夜蒸发”。
24日,中粮广场的一家商户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店受到牵连,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本来准备签单的客户,突然索要相关资料、凭证,并说观察一段时间后再买。”
纠纷:消费者集体索赔——
北京纠纷案双方均撤诉
22日,东城法院消息,北京达芬奇家具有限公司(简称达芬奇)起诉消费者唐某追偿货款,但唐某认为达芬奇家具品质低劣,提起反诉,要求达芬奇双倍赔偿。目前,此案当事双方均已撤诉。
消费者集体索赔四千万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资深产品质量律师李仁正表示,达芬奇家居的行为其实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应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达芬奇家居应当承担双倍赔偿的法律责任。他告诉记者,在目前召集的十余名消费者中,多数消费者购买了达芬奇旗下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平均消费金额为100多万元,如果按此计算,征集到20多名消费者时,索赔金额至少为4000万元。但他也表示,这一金额只是初步预估,随时会有调整。
与此同时,李仁正提醒消费者,要尽量保留购买进口家具时的发票、付款凭证、宣传资料等材料,同时还要将商家的口头承诺转换为书面形式,并要求商家提供进关单,保留其复印件等。
媒体评论——
达芬奇事件摧毁了什么?
普通消费者会为达芬奇造假事件产生“心理共振”的根本原因在于,达芬奇摧毁了我们对市场诚信的信任。
对于当下市场的普遍缺乏诚信,消费者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最简单的自我防御就是遵循一条古老的法则——“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因此,对于“入口”的、必须考虑品质的产品,比如食品、婴幼儿用品等,我们就只能去选择相对价格高一点的产品。比如,在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前,笔者买牛奶和火腿肠都挑价格较高的国产大品牌,哪怕超市里有比它们便宜的产品也不会去选择。可是,后来这些相对价格高的产品也出了问题,于是,身边活的更在意的朋友很有先见之明地“教育”笔者:“早告诉你‘入口’的东西一定要买国外的,你却……”
但是,达芬奇事件彻底摧毁了这样的信任,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理念,便宜没好货,但不便宜的甚至天价的东西,同样可能没好货。
其次,达芬奇事件还颠覆了我们对品牌的信任。作为总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在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无力判断产品的品质,因此只能转而相信品牌。在我们心目中,有品牌的总比没有品牌的好,大品牌总比小品牌好,高端品牌总比低端品牌好,奢侈品牌应该是质量最好的。道理很简单,高端品牌、奢侈品牌的品牌溢价高,可以赚取更高的利润,因此不会为蝇头小利而去牺牲品质。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一
财经观察:达芬奇与央视谁错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二
财经观察:达芬奇与长丰家具谁错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三
“达芬奇”造假哭完就走央视:这事没完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四
质检部门首次解开达芬奇"密码"背后竟还有猫腻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五
“达芬奇”天真有谁信“蒙娜丽莎”不相信眼泪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六
“达芬奇”落马仍死撑“假洋皮”乱象何时了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七
达芬奇道歉避重就轻惹众怒凭啥欺骗中国消费者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八
达芬奇“余震”不断多拿3.6亿退税却不肯退货
——达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观察之九
达芬奇退货诚心未现 洋品牌面临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