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频演海外资源收购战 半年七收购有得有失

时间:2009-07-06 15:50   来源:G--广州日报

 

  中石油集团目前正在与西班牙石油公司Repsol YPF洽谈收购其阿根廷公司YPF的多数股权,而就在早前的6月,中石油和BP联合中标伊拉克油田项目 ……就在全球正为经济复苏寻找良方之时,中国国企快速出手,在石油、矿石等多个领域扩展全球版图,在这场“海外收购大戏”背后意味着什么?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形势:半年七次收购有得有失

    中石化、中石油近期的多个动作表现抢眼,先是中石化以超过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随后,中石油联合英国BP在伊拉克第一轮国际油气田招标中成功中标。

    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两大石油公司频频对海外石油资源进行投资、收购,有助于中国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尽量减少原油油源的单一依赖。

    而与中国铝业、中石油、中石化在“本行”内大收购不同,中投公司主动出手收购一家加拿大矿业公司的股份,无疑更具象征意义。上周末,中投公司证实已以私募方式以每股17.21加元购买加拿大泰克资源公司 B类股票,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

    我国或成立投资专项资金

    广东钢铁市场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国家级的投资公司直接收购资源类企业,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海外资源的高度重视。据“我的钢铁”分析师表示,强化资源如矿产、原油等生产资料的保障一直是我国近几年的战略重心之一,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际,我国对用本国资金收购海外资产表现出更强的意愿。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先后发起7次资源类并购,结果是有得有失。

    据悉,在推动海外资源资产的收购中,我国目前明显处于加速阶段,包括可能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如成立境外矿产资源权益投资专项资金和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开矿。

    风险:海外资源收购频遭设卡  

    不过,就在中国企业雄心勃勃“出海”之时, 一些失败的案例也在提示海外收购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因素,例如上月初中铝对力拓的收购案告吹。据悉,中铝此次收购原本很有希望成功,但在“临门一脚”之时还是被力拓抛弃,只拿到了一点微薄的分手费。对此,国内除了指责力拓的背信弃义外,更多将矛头指向了澳大利亚有关方面的非市场因素干扰。

    此前,华菱钢铁入股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FMG以及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时都曾遭遇审批延迟,无不与类似非市场因素有关。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海外资源企业及有关利益群体在处理与中国贸易关系方面有两种面孔,当对自己有利时就大谈自由贸易,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如果感觉自己没占到便宜,就以市场垄断等借口阻挠贸易。正是由于各种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关系,目前中国投资的多是一些新兴的市场份额不大的公司。

编辑:邵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