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专家组建议:
农产品市场调节要主动应对
2013年,在我国农产品市场整体供应有保障、价格运行基本平稳的好形势下,种粮收益下滑、棉糖市场扭曲、鲜活农产品波动加剧等问题不断显现,应未雨绸缪,主动应对,为保持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稳定奠定基础。
种粮效益全面下降,应继续大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据国家发改委调查,2009年以来,我国小麦收益已连续3年下降,今年由于成本上升及新麦上市后低价运行,效益将继续下降。农业部对全国10省农户调查,2012年夏收小麦亩均收益152元,比上年降4.4元,降幅2.8%。玉米今年受虫灾、台风等影响,生产成本增长较多,但价格涨幅不明显,甚至个别地方还低于去年水平,收益也将减少。江西等地稻谷生产服务费涨20%多,黑龙江粳稻收获期遭遇连阴雨,亩均成本增100~200元,而市场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农民预计收益将比上年下降。建议当前要落实好托市政策,谨防“卖粮难”,明年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大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
棉糖价格明显扭曲,建议增加农民补贴。去年国家针对棉糖价格低迷状况,及时启动了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国际棉糖价格持续低于国内,导致进口大增,不仅冲击国内市场,且使国内临储棉糖无法顺价销售。今年在国际市场总体低迷的情况下,棉糖内外倒挂现象将会继续。建议在继续执行好棉糖临储政策的同时,探讨宏观调控新机制,可考虑将收储价逐步调整到与国际价格基本接轨,同时相应增加对棉农和蔗农的补贴,保证农民种植收益不下降。
建议探索建立调控目录制度。近年来,我国部分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波动频繁,价格大起大落,鲜活及小宗农产品阶段性、结构性供求失衡凸现,去年蔬菜价格波动幅度还有所加大。如秋季大白菜和萝卜等冬储菜集中上市初期,价格大幅下降,农民和收购商储存意愿降低,可能导致春节后大白菜再次出现“白菜荒”;云南花菜和海南尖椒等南方菜也因扩种产量增加,后期销售压力将明显增大。蜜桔等水果市场波动风险也有所加大。建议在加大产销衔接服务的同时,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区域性产地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加强面向生产者的市场信息服务,探索建立鲜活及小宗农产品市场调控目录制度。
奶业发展形势严峻,建议加强进出口调控。受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降影响,今年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产区奶牛养殖利润同比降三成,成年母牛年利润仅1000多元。从2013年8月份开始,黑龙江富裕、双城等牛奶生产大县部分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散养奶农卖牛、杀牛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将后备母牛、小牛犊卖掉,牛群结构趋于不合理。从趋势看,2013年国内外乳品价格倒挂、进口大幅增加、乳品企业奶粉积压状况难以明显改观,可能出现散养户大规模退出,对产业安全和市场稳定构成威胁。建议在加大生产环节扶持同时,加强进出口调控,适时启动“特保措施”、“贸易技术壁垒”等技术手段,避免过度进口,降低产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