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目前的上涨不是合理的,希望价格有所回落。
消费者要做好思想准备。廉价食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中国有较完善的预警系统,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不会让国内出现粮食危机。
过去几个月,“大米危机”和全球粮食涨价潮席卷全球,而国内4月CPI数据也显示粮食价格同比涨7.4%。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地区代表何昌垂日前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作为本轮世界性涨价的一个结果,粮价不可能再一直低位运行,消费者要准备多付点价钱。他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务必要将农业摆放在议程的优先地位上。
廉价食品时代已终结
记者:本轮世界性粮价上涨原因是什么?
何昌垂:这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引起的,包括石油价格上涨和国际库存减少。引起库存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政策性失误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够、国家对粮食储备不够重视。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灾害频繁。如去年澳大利亚大旱导致小麦大量减产;孟加拉大洪水使当地稻米减产了200多万吨。当然,还有人口增长和需求变化方面的原因。
记者:目前粮价全球性上涨,是否属于价格被长期低估后的一个合理回归?是否意味着廉价食品时代结束?
何昌垂:总体来看国际粮价目前的上涨不是合理的,我们希望价格有所回落。拿泰国一级白米来说,一个月前也就是620美元/吨左右,现在超过900美元/吨,上涨速度太快是不理性的。
当然,上涨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粮价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太低了,这轮粮价上涨也是对原来低价的部分修正。我们不可能希望粮价回归到过去20年的低水平上。
消费者要做好思想准备,准备付出高一点的价格。廉价食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过去20多年里,相当一部分国家其实是在补贴粮食生产,相当一部分补贴给了消费者。
粮价上涨归咎中印不公平
记者:粮价上涨同时引起部分亚洲国家动荡,该如何克服人们心中的恐慌?
何昌垂:目前的恐慌是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国际上粮食储备已经跌到25年来最低水平,需要一段时间粮食储备才能回升。第二、有些主要的粮食出口国采取了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的措施。
但是现在各国已经意识到粮食储备短缺问题,已采取各种措施,如提供信贷、补助,目的是要提高生产力,这必然会产生效果,从而带动价格回归到一定的理性水平。
记者:联合国粮农组织准备如何应对?
何昌垂:粮农组织对这轮价格上涨早有预警。我们反复告诫国际组织和成员国:过去在农业发展、粮食生产政策上有失误。粮农组织已经拨出专款,启动了一个紧急援助方案,重点支持低收入缺粮国,帮助他们迅速增加生产。同时,粮农组织也在加紧筹备今年6月3日至5日在罗马召开的关于气候变化、生物能源和粮食安全世界峰会。
记者:现在国外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这一轮粮食价格上涨,一个原因是中国、印度食品结构改革,对食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国际粮价上涨。这种说法合理吗?
何昌垂:我想强调一点,人口的增长自然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但归咎于印度、中国是不太公平的,也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持。
我们把中印这两个国家的粮食使用曲线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发现,近几年中印的曲线是比较平缓的;恰恰相反,其他国家的曲线比较陡。如果是中印起重大作用,那它们的曲线应该更陡才对。从这个统计我们发现,这两个国家对世界粮食需求是有影响,但不是 “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中国目前未陷入“粮食危机”
记者:目前中国在大米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本轮米价上涨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的供需市场会造成威胁吗?
何昌垂:粮食成本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只是中国的问题。中国有较完善的预警系统,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不会让国内出现粮食危机。尽管中国进入WTO以后,受全球化、自由贸易等影响,但中国有一个根本的政策是要粮食生产达到95%~97%的自给。中国对“三农”问题一贯重视,所以在目前这一轮国际粮食价格猛涨过程中受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只要抓好自己的生产,国际米价上涨对中国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发改委
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
国家发改委昨天联合财政部等六家单位联合下发“20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明确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执行区域和时间,首次提出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企业不得购买国家拍卖的最低收购价小麦,防止收购中出现“转圈粮”。
根据通知, 20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为白小麦每市斤0.77元,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0.72元。执行区域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
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适用时间为2008年5月21日至9月30日。在此期间,当小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由中储粮总公司和有关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