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不再的日本家电企业将希望寄托在了新技术的应用上,但值得关注的是,正是过度重视技术研发而忽视产品市场推广,造成了日本家电业陷入全面衰退的局面。
“鸿夏恋”恐陷入僵局
“鸿夏恋”是2012年全球家电行业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然而,夏普与鸿海的入股谈判近来似乎陷入了僵局。
1月9日,夏普株式会社首席常务执行董事、大中华区CEO、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菅野信行表示,夏普社长奥田隆司已于2012年12月寄送书信给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希望及早促成鸿海与夏普的合作。但他同时表示,“我们与鸿海围绕着入股协议的定期沟通依然在继续,但是作为备选方案,我们也在与多家厂商进行关于入股和技术合作方面的谈判,目前还没有最终结果。”
在这之前,鸿海集团新闻发言人邢治平也声称,双方一直以来都在谈合作机会。邢治平表示,从2012年开始,鸿海、夏普双方就一直不断地讨论、谈判合作机会,目前进度不会对外透露。
“鸿夏恋”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2年3月,当郭台铭宣布鸿海与夏普那个非比寻常的合作计划时,曾引起了业界一片轰动:鸿海与其下属的富士康科技声称将投资超过16亿美元收购夏普约9.9%的股份。
不过,随着夏普亏损扩大、股价下跌,鸿海与夏普的合作去年下半年一度停滞。
2012年8月3日,夏普公布了其第二季度预计赤字为12亿美元,股票应声下跌28%。随后鸿海发布声明称,两家公司协议“由于夏普股价异常活跃,富士康将无需履行其认购义务。”
但夏普实在太需要外部资金了。2012年9月1日,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曾表示,夏普已经向鸿海递交了多个新的重组方案,但夏普的方案经常得不到鸿海的回应,对此他感到很失望,夏普希望鸿海能迅速作出决定。
而郭台铭希望能够提高入股比例,他期待的与夏普的合作是,鸿海能够介入到夏普的最新锐工厂,享用夏普的技术。
不过,由于夏普坚持9.9%的入股比例不能再提升的原则,鸿海入股夏普的谈判也由此没有马上取得进展。
对此,台湾调查公司拓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杨胜帆认为,如果郭台铭无法获得夏普的主导权,注资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谈判存在陷入破裂的可能性。
或许正因为如此,夏普也与多家潜在战略投资者谈判。
2012年12月4日,高通与夏普达成投资1.2亿美元参股约5%的投资协议,高通将对夏普进行49.4亿日元(约合5620万美元)的先期投资,获得夏普2 .64%摊薄后的股份,剩余投资将以相关设定条件的达成为前提。
前不久,有外媒报道称,夏普和英特尔将达成300亿~400亿日元的注资协定。尽管这一消息夏还未被正式确认,但对于夏普来说,如今鸿海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希望。
寄希望“IG ZO”突围
能让夏普有如此底气的原因,除了高通的1 .2亿美元解了燃眉之急和近来业绩向好之外,其拥有的最新IG ZO液晶面板技术也是吸引更多意向合作的重要砝码。
在与高通的合作中,夏普独有的IG ZO液晶面板技术就是吸引对方合作的重要因素。据菅野信行介绍,在引 入 高 通 资 金 并 成 功 解 决 了 生 产IG ZO面板过程的良品率过低的问题后,夏普去年12月开始已经先后与日本电信运营商N T T D ocom o、K D D I、软银等合作推出多款使用IG ZO面板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大大好于夏普的预期。
IG ZO的名称源自于被应用于显示屏制造的新材料铟镓氧化锌。夏普此前表示,相对于普遍使用的非晶硅显示屏,IG ZO显示屏拥有数个优势。
夏普认为,IG ZO显示屏耗电量低,从而能够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夏普还表示,新显示屏每英寸的像素数量增多,从而让显示屏的分辨率更高,让触摸屏更敏感、更精确。
今年1月8日,夏普又在C E S(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采用IG ZO面板的移动手机终端A quos PhoneZetaSH -02E、平板电脑A Q U O S Pad SH T 21以及32寸4K LCD显示器PN -K 321。夏普借此向世界宣布,广受关注的IG ZO技术已经成熟。
夏普指望市场对新一代液晶显示屏技术IG ZO的强劲需求,能够帮助公司实现复兴。菅野信行表示,“夏普未来将会推动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
在他看来,在移动终端领域提升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会是下一阶段的重点。据他透露,2013年夏普在日本市场推出的智能手机中将有约30%的产品搭载IG ZO液晶屏。同时,在这样的市场战略下,已有面板生产线的改造也将成为夏普的重点工作。
据悉,夏普将龟山的两家面板工厂的部分产能已经转向生产IG ZO液晶面板,这一转换并没有增加多少成本,而IG ZO面板已获得了不小的订单。
显然,夏普认为,“IG ZO”正是让其要走出危机的关键技术。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此前已表示,公司指望着IG ZO能够拯救公司。据了解,在资本结盟的谈判中,夏普高管曾把IG ZO技术称为有望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新技术不是“救生圈”
“IG ZO”成了夏普手中最有效的“救命稻草”,而鸿海则在一边冷眼旁观。同时,业界也对夏普的走向并不看好。
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说,鸿海会否入股夏普2013年3月底前将会揭晓。不过,即使双方合作成功,表面上看,也只是夏普的技术优势嫁接上了鸿海的成本优势,但仍很难解决日本电子企业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在罗清启看来,夏普的经历就是日本家电业的缩影。除夏普外,在经历了2011、2012连续两年的亏损之后,索尼、松下等日本电子巨头都在寻找突围路径,也几乎都把希望寄托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只是夏普押宝于“IG ZO”,而索尼、松下则把在4K (超高清,清晰度为高清电视四倍)技术作为自己“利器”。正因为如此,在今年美国C E S上,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4K技术提升电视产品的竞争力。
日本家电业也对未来表示了乐观。
之前,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日企纷纷变卖资产。松下拟出售其东京总部大厦,索尼也可能卖掉位于纽约的美国总部大楼,夏普已将其在东京的大楼进行了质押。松下还将转让三洋电机数码相机业务,夏普拟出售墨西哥等地的彩电组装工厂,索尼则被传将出售电池业务。与此相伴的是,大批人员裁减。
但索尼中国区总裁栗田伸树1月8日表示,近期日元已经开始贬值,这将缓解日本企业的财务压力,有助于日本企业复兴。日本电子企业的业绩反弹会出现在2014年、2015年。
然而,罗清启分析说,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漫长、深度的调整期。日元升值使多家大型日本电子企业陷入巨亏困境,出售资产、相互之间共享技术是它们的应对措施之一。日本的电子企业面临一个长过程、深度的衰退期,现在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即使有核心技术也会受到亏损威胁。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也认为,日本的家电企业直到现在还没有理解家电行业真正的发展方向。拿电视为例,现在的电视正在飞速向IT化、网络化融合,“智能电视”就是其中的潮流。而日本在与韩国、中国厂家的廉价销售竞争之中惨败后,下大气力加速3D进程,但3D的内容却不会简单的跟进,不久就掉队了。这次又把希望放在诸如IG ZO、4K等新技术的投入上,其结果只会和当初力推3D一样。
在洪仕斌看来,日本产业界或许被过去“技术高超”、“独具匠心”的成功经验所拖累。如今全球化市场所需的技术力量不再是精雕细刻的能工巧匠的技艺,而是如何构建网络。日语中“技术”一词含有心灵手巧、独具匠心的意思。不是使本质和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精雕细刻眼见部分。只要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技术”观念,不彻底改变制造产品时的思路,日本电子产品就没有未来。(记者傅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