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业幕后食利者付出代价

时间:2011-12-06 13:40   来源:新华网

  让建筑业幕后食利者付出代价

  东北“靖宇至松江河线工程”这一总投资23亿元的重要铁路项目被层层转包、违规分包给一家“冒牌”公司和几个“完全不懂建桥”的包工头,被媒体称为“骗子承包,厨子施工”。所幸的是,媒体曝光后,该工程已停工。

  有论者指出,铁路工程于层层转包之后,成为“豆腐渣工程”,这不是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问题,而是关涉人命的大事。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求助于自查和上级部门的整改,人命关天的事情则只能求助于司法。目前很多食利者还躲藏在已经曝光的“骗子”和“厨师”的身后,也唯赖司法的介入,才能得真相、儆来者。

  很明显,工程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真正用于工程建设的费用必定大为减少,为了获得利润,偷工减料便成不二的选择。于是,工程质量与生产安全问题频发,“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这背后隐藏的是不合理的利益驱动、体制弊端以及监管不力等深层次原因。“骗子承包,厨子施工”本身就说明了当前的建筑领域混乱状况已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要彻查整治,就必须让问题单位、相关责任人付出代价。没有切肤之痛,就唤不醒那些已经麻木的心灵。若那些“骗子”、“厨师”身后的食利者不为自己的贪婪、枉法付出代价,此类事件就一定会不断上演。

  用法治铲除建筑业“潜规则”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呈现蔓延态势,将行贿成本按一定比例纳入工程预算成为一些建筑企业的“明规则”,甚至发展到有行贿者与受贿者公然签订“协议”。同时,为了获得工程项目,许多施工单位甚至将工程总造价的5%至10%作为行贿资金列入支出预算。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人生活在社会上,必须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买卖物品要遵循市场规则,不能强买强卖;搞建筑也要遵守建筑规则,不能暗箱操作或层层转包。正是有了这些规则,人民生活和社会建设才有了可靠保障。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潜规则”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一个地级市财政局采购4台服务器、68台台式机、8台笔记本电脑,成交价57万元,比市场价约高一倍。集中采购变成了“高价采购”。一些地方盖大楼、建桥梁,招标、竞标比的不是价格、质量而是“关系”。近几年来,“潜规则”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建筑有、考学有、就业有、看病有,几乎渗透到了每个行业、每个领域。

  读懂了“潜规则”的真正含义,就不难理解,“豆腐渣工程”为何屡屡出现,不是把关人“看走了眼”,或一时糊涂“犯傻”。有意将大把大把的人民币交给别人,是因为这其中一部分钱会“回流”到自己囊中的。正是由于“潜规则”可以让一些人得到诸多好处且风险很小,故而才有人趋之若鹜、乐此不疲。

  铲除“潜规则”,关键是要依据党纪国法打断利益链条,让一些企图通过“潜规则”获得利益的人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同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规定的标准、条件、程序、结果全部公之于众,让与工程相关的各方接受社会监督,铲除“潜规则”赖以生存的土壤,阻止少数人从中牟利。在法制的阳光下,“潜规则”才会销声匿迹。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