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助长了“黄牛”猖獗?
事实上,“黄牛”搅局iPhone手机销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iPhone3G和iPhone4在中国内地开售时,都曾出现过“黄牛”抢购囤货的局面。除了抢购国内行货倒卖赚取差价,“黄牛”们往往还利用iPhone手机在中国内地和境外发售的时间差,通过提供“代购”的形式倒卖境外销售的iPhone手机,获利同样颇丰。
一方面是iPhone手机在中国内地登陆时间晚、销售价格贵,另一方面是普通消费者一机难求而“黄牛”大发其财,这令许多消费者不禁质疑,为什么苹果公司不能把中国内地销售时间提前并且保证充足的货源,反而要让消费者彻夜排队和“黄牛”PK?
早在去年10月14日,iPhone4S已在美、英、日等7个国家率先发售。随后1个月内,韩国、香港等22个国家或地区也加入上市行列。而对于中国内地市场发售的时间,苹果公司迟迟不予公布,直到1月初才宣布开售时间。
“苹果公司这种做法是一种典型的‘饥饿营销’。”电信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说。推迟销售时间、限制销售数量是苹果公司的一种销售策略,而这种策略也导致了“黄牛”囤积居奇从中牟利。
邱宝昌表示,要严禁商家为了商业目的故意制造虚假繁荣,借机哄抬物价。目前国内对于这类行为,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的规定。对此,邱宝昌建议通过建规立制来规范、约束这类商业销售和服务提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