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身份证登记,多种“靓号”随你挑,购卡还自带“虚拟姓名”……在手机实名制政策实施一年之际,记者走访上海的一些街巷却发现,要买到一张不需要实名的手机卡,真的不太难。业内人士表示,运营商为了争夺新用户会采取各种放号手段,代理商为了生意为采取各种卖号方式,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手机实名制“有名无实”。
有钱就能买到“靓号”
记者在四川北路武昌路附近一家小店发现,各种各样的“吉祥号”、“靓号”挂在柜台前,另有不少“0元卡号”优惠促销。店老板热情地招呼:“是不是要办手机卡?移动、联通的号都有!”这名老板称,他的手机卡卖得很快,现在买的话还能选个好号。当记者询问要不要实名登记时,老板皱了皱眉头,说,“这个随便你,想用就用,不用也行。不过,到我这儿来买卡的人,就是图个方便,还没提出过实名登记呢。”
记者来到愚园路上的一家代售点,一名女老板告诉记者,面值50元的卡可以按45元卖,面值100元的95元就卖,多买的话还可以更优惠。“没身份证也能办,只要写下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了。”当记者问起留下身份证号和姓名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时,她很爽气地说,不留也行,我们会帮你搞定。她还告诉记者,“我有‘渠道’直接拿号,我给你想办法。只要有钱,没有什么号码买不到。”
长宁路上一名书报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国家有规定,售号的报刊亭要对用户实名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人审核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事实上,我们也没法强行查看用户的身份证,如果用户真的不愿意填,我们也只能敷衍了事。”
新卡自带虚拟姓名
除了线下代售点对于手机实名制“熟视无睹”之外,网上售卖各类卡号更为“肆无忌惮”。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手机号码”,仅上海本地就有上百家店铺经营此项目。店铺掌柜吕先生告诉记者,实名登记由个人选择,需要的话就把身份证扫描件发过去,不过大多数用户都不需要。“我们的卡不是别人用过以后回收的,也不是用一个人的姓名注册很多张卡拿来的,这些都是新卡,里面自动生成了虚拟姓名和身份证号,所以不用担心会收到垃圾短信和各种骚扰。”
店主“上帝也偷懒”也告诉记者,运营商常常会为了争夺新用户采取匿名放号手段,会对包销商、分销商提出要求,希望他们做好用户信息登记工作。
事实上,对于分销商最后的登记成果,运营商也不会认真检验。“多多益善”才是他们最主要的营销目标。
无实名制的卡号从哪里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无需登记购买卡号的现象层出不穷,那么,这些号码又从何渠道而来?记者走访了移动、联通和电信的营业厅。在这些地方,购买卡号必须要有身份证。
某运营商一位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未经实名登记的号码,仍在悄悄地从运营商处流入市场。“有的是用一张身份证登记多个号码,随后拿出去卖;有的卡则是机主姓名一栏直接用假名代替。 ”
知名电信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目前手机实名制的主要症结集中在运营商身上。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和市场竞争压力,运营商在实名制的取舍之间显得十分为难。“运营商曾要求员工‘包销’号码。在以前,实名制尚未执行,不登记卖号码十分普遍,路边杂货店也成了‘包销’的渠道之一。实行实名制后,这些渠道就成了实名制的‘漏洞’。而运营商现在似乎有些放任自流。”项立刚说,除了运营商自觉自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运营商监管,从源头上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