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商务部初步否决诺西并购案

时间:2011-03-11 09:02   来源:羊城晚报
  备受业界关注的诺西斥资12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无线业务部门一案,虽然已经获得8个国家的通行证,但是恐怕难以通过中国这一关。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商务部昨日作出裁决,初步否决了诺西摩托罗拉并购案。这也意味着诺西摩托罗拉并购案未能获得所需的9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许可,该交易将被迫继续推迟。

  并购损害中国企业利益

  2010年7月19日,诺西斥资12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无线业务部门,但由于摩托罗拉掌握中国通信设备商华为的部分核心机密,该收购案将有可能导致华为公司的核心机密泄露给其竞争对手诺西,因此该收购案格外引人关注。

  昨日,羊城晚报记者就并购案被否决一事,向有关方面人士求证,他们均没有正面回应,但表示说届时有通稿发布。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此消息可信性还是非常高的。之前,虽然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部门对这项并购投了“赞成票”,但是中国政府不得不说“不”。

  这位内部人士透露,中国商务部之所以否决诺西并购摩托罗拉交易,主要是考虑到这起并购案如果过关,将给中国企业华为带来数百亿美元的商业损失。据悉,并购后诺西将控制北京GSM网络100%的份额。这不仅对中国电信运营商的设备维护、网络升级、扩容等产生严重不利影响,而且使其他经营者进入的难度大大增加。此外,诺西并购摩托罗拉,还可能对华为在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上造成巨大损害。

  据该内部人士说,由于中国政府的反对,这起并购有可能成为诺西一桩“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诺西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摩托罗拉网络业务部门的价值势必被打折,时间拖得越久贬值就越厉害。

  据悉,诺西和摩托罗拉原定在2010年底完成交易,随后被延至今年一季度末。随着中国商务部未通过该项审批,该交易将继续推迟甚至泡汤。

  并购案有违中美两国法规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均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政府的审查部门对这起并购说“不”,是有理有据的。因为这桩并购不但复杂,而且还有违中美两国法律法规。

  2011年年初,华为向美国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旨在阻止摩托罗拉非法向诺西转移华为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法院就华为起诉摩托罗拉公司和诺西一案作出初步裁决,禁止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向诺西披露华为的机密资料。

  据了解,美国法院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这项并购违背了美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从2000年开始,华为与摩托罗拉就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摩托罗拉为华为OEM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摩托罗拉获得了华为在生产、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大量的保密信息。通过并购,诺西将能不公平地获取华为在这些领域的保密信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为自己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

  并购被指别有用心

  诺西为何不惜斥12亿美元巨资并购摩托罗拉网络业务部门?一位服务于华为的业内人士解释说,网络业务部门是摩托罗拉的“烫手山芋”,将其出售不仅可以剥离不良资产,还能获得部分流动资金,应付燃眉之急。而对于诺西来说,美国市场长期被北电网络、爱立信和摩托罗拉霸占,根本没有插足之地。借助并购,诺西可以获得摩托罗拉的优质客户资源,迅速打开美国市场。

  另外,“获取”华为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也被认为是进行这桩交易的重要原因。从2000年起,摩托罗拉就开始为华为OEM。十多年来,双方合作紧密。诺西如果成功收购摩托罗拉,等于掌握了华为的核心机密。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华为发展十分迅猛,2010年以28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成为电信设备市场的“全球老二”,仅次于爱立信,诺西屈居第三。如果并购摩托罗拉网络业务部门顺利,诺西就可能重新夺回“全球老二”的宝座,并且利用摩托罗拉,可以狙击华为进攻美国市场,而一直以来,由于美国政府层层设卡,华为在美国市场一直无法直接跨过进入门槛。(马勇)

编辑:胡珊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