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众IT巨头也欢聚一堂。
“接下来几天,中国移动将与前来北京的设备商伙伴洽谈更多合作事宜。”8月7日,北京,在中移动的奥运欢迎晚宴上,中移动总裁王建宙与在座的多家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而对于出席宴会的爱立信公司总裁兼CEO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诺基亚总裁兼CEO康培凯(Olli-Pekka Kallasvuo)、阿尔卡特朗讯(以下简称阿朗)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陆思博(Patricia Russo)、诺基亚西门子(以下简称诺西)CEO白伟贤(Simon Beresford-Wylie)、摩托罗拉公司CEO格里格·布朗Gregory Brown、北电总裁兼CEO迈克·扎菲罗夫斯基(Mike Zafirovski)等巨头来说,奥运夜宴亦是继续分享中移动庞大市场蛋糕的绝妙时机。
就在此前一天,随着摩托罗拉宣布获得4.31亿美元中国移动GSM网扩容合同,各家在2008年上半年中移动GSM扩容大单中的份额已逐渐清晰。值得注意的是,与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相比,各厂商获得的中移动大单均较2007年有所增长。
“显然,在全球电信业需求结构调整的格局下,本地移动通信市场快速增长乃至电信重组,已令中国成为全球通信设备厂商竞逐的必争之地。”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这一过程中,中兴华为等本土设备商将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分羹中移动大单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上半年,中移动的GSM扩容订单应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8月6日,摩托罗拉宣布,在今年上半年,摩托罗拉已与中国移动签订了一系列GSM网络升级与扩容合同,涵盖北京、天津、四川、深圳、河南等16个省市区的网络设备及相关服务,金额共计4.31亿美元,摩托罗拉上半年已经确认其中约一半的销售额。“以上金额仅涵盖今年上半年与中移动正式签署的合同。”8月7日,摩托罗拉对媒体补充表示。
而诺西大中华区总裁张志强在8月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上半年已经取得中移动签署55亿人民币的GSM网络合同,为其在主要省份和城市规划、部署和维护无线与核心网络,提供运营支持系统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访华期间,爱立信就已宣布,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签署了价值为91亿元和10亿元的GSM扩容框架协议。其中爱立信将为中移动提供最新的节能省电技术支持和服务,并扩展其19个省市的GSM/GPRS覆盖及容量。阿朗则在6月份宣布,已与中国移动在华盛顿特区签订了关于2008年移动通信设备及服务项目合作的框架协议,总金额达10亿美元。
业内人士透露,爱立信与阿朗公布的协议都应该是全年订单,但上半年的合同执行金额,以及去年下半年签署合同中列入今年上半年采购的金额都还有悬念:比如去年11月26日,阿朗就宣布与中国移动签署总额为6亿欧元的协议,其中同时包括GSM网络扩容以及TD-SCDMA解决方案。
此外,华为、北电、中兴等厂商的订单数据并未对外公布,不过,从往年的情况来看,爱立信一直都是中移动设备采购的最大赢家,华为、诺西、阿朗、摩托罗拉等厂商则互有胜负。在2007年,在中移动的GSM设备集中采购中,华为就获得了逾1/5的订单,而中兴也有不少于5%的市场份额。
而就在8月7日,华为宣布今年上半年UMTS和GSM均实现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GSM出货量突破80万载频。其中没有透露与中移动的合同金额,但表示仅中国和印度就达40万载频。而一位华为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获得的GSM扩容合同份额不会低于去年。
与2007年相比,各厂商2008年的大单均有所增长。在2007年,爱立信为中移动19省GSM网络扩容,金额为10亿美元,阿朗与摩托罗拉的订单则分别为3.4亿美元和3.94亿美元。
重组后的中国机遇
显然,中移动在2008年继续大举扩容GSM已成定局。
此前,坊间有传言称,中移动已经有计划,今年全年共投资1000亿人民币,为GSM增加一倍载频,以扫清城市死角并覆盖农村市场。
该消息并未获得中移动证实。业内人士认为,在2007年电信、网通、联通均大幅收缩网络建设投资的情况下,中移动在投入260亿元建设TD实验网同时投资358亿元建设GSM网络,这已经令业界为之震动,今年虽然从现有迹象看中移动GSM网络投资并未放缓,但在TD扩大建设规模同时,不太可能同时将GSM投资规模扩大到1000亿。
尽管如此,对于所有GSM设备厂商来说,中移动继续GSM扩容已经是一支强烈的兴奋剂。
“全球区域电信运营商的整合,促进了设备商竞争结构的重大调整。”上周,国金证券发布报告称,在过去数年中,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全球设备巨头一度把目光集中在3G乃至后续演进技术,基本放弃了原本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2G设备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然而,全球电信行业戏剧性的变化并非如跨国巨头所期望。新兴市场移动用户在近3年雪崩式发展,复合增速超过50%。而欧美发达市场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3G投资。
该报告认为,这一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以沃达丰、西班牙电信为代表的全球电信巨头先后进入西欧、亚太、拉美以及非洲等新兴市场,运用资本杠杆实现资产收购或股权投资,而其业务扩张主要以移动通信和话音业务为主,与此同时,ATT与南方贝尔、VERIZON与MCI,SPRINT与NEXTEL等美国运营商纷纷以合并方式收缩战线,导致电信设备投资锐减。
“事实上,截至目前,全球3G用户占移动用户的比例不足20%。全球超过70%以上的业务仍是语音业务。”该报告称。
这导致的结果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等移动通信设备商表现较佳,而领先于固网的阿尔卡特则获益不多。尚没有摆脱网络泡沫经济阴影的朗讯、北电和摩托罗拉更雪上加霜——朗讯被阿尔卡特收购,北电持续亏损只得出售WCDMA业务以收缩战线,摩托罗拉则频频出现业绩告警——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就在7月底,阿朗CEO陆思博和非执行董事长谢瑞克宣布辞职,无力扭转CDMA业务下滑及美元贬值带来的巨额亏损正是两人离职的主要原因。
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于农村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电信重组变局而大举投入扩大GSM网络的中国运营商,自然成为设备厂商们竞相争夺的香饽饽。
就在不久前,诺西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在合并5个季度以来,其营业利润已由负6400万欧元增长为2.74亿欧元。其中,大中华区增长最为显眼,2008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较上一季度则增长了53%。
张志强向记者透露,其业务增长的因素中,中移动、联通的GSM投入增长就是最主要拉动力之一。
中兴华为或最受益
国金证券发布的报告同时认为,中兴华为将成为全球电信业需求结构调整的最大受益者。预计到2010年,在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厂商中,华为的综合竞争力有望达到第三,中兴则排名第五。
该报告认为,正是全球通信设备巨头对3G形势的判断失误,为中国本土设备厂商赶超赢得空间,得以大规模占领中低端电信设备需求井喷式增长的新兴市场,既回避了与全球巨头的正面冲突,又获得高端产品和技术突破研发时间。
而到现在,中兴华为等厂商已经迅速赶上。通过农村包围城市、人海战术、建立根据地、打低价牌等策略,圈定了全球80%以上的新兴市场,并向欧美发达市场发起了更惨烈的价格搏杀,令全球通信设备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
8月7日,华为宣布,截至目前,华为已在全球获得111个UMTS/HSPA合同,并以上半年25个新增合同数位居业界第一。而研究机构In-Stat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则表示,2007年华为WCDMA的新增合同数达到44个,占业界总新增合同数的39.3%,CDMA2000 1x EV-DO新增合同数达42个,占业界新增合同数的40.4%,均名列第一。
市场研究机构EJL Wireless Research上周发布的研究报告则称,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基站合同为67个,较第一季度的47个有所增长,其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亚太和非洲地区,其中中兴和华为获得合同分别占总数的31%和30%。
同时,由于电信重组后,中国将发放3张3G牌照,所以中兴华为有望成为重组后中国3G市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我们估计,电信重组后,未来3年中兴华为在国内市场每年将新增无线系统订单超过100亿元,新增3G手机订单30亿元,新增净利润近15亿元。”国金证券报告撰写者陈运红称。
不过,陈运红认为,目前华为、中兴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利用国内的人力成本优势,向电信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电信解决方案,挑战成本的极限。另一个原因则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加上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所以其中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报告认为,中兴的最大经营风险来自于全球供应链管理,在2007年,中兴库存占成本比例高达62.21%(华为22.05%),这是中兴现金流持续为负的关键原因,而华为的最大经营风险则是应收账款,其2007年应收账款占收入比为42.2%(中兴为26.7%)。
“此外,由于恶性的价格战已令市场竞争环境恶化,中兴和华为还需要提前考虑金融以及海外市场封锁的风险。”该报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