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千亿级产业提速 相关规划即将推出

时间:2012-06-01 13: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已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有望于近期正式对外公布。此外,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自2006年斥资10亿元联合启动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也已完成最终调查报告,将于上半年正式对全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消息人士透露,全国土壤修复工作将集中向受污染农田、城市“棕色地块”及工矿区污染场地三大领域推进。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将达300亿元,带动产业总投资将达数千亿元。

  分析认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摆到国家“十二五”环保工作的重要位置,但土壤修复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强力推动下,产业化将存在巨大潜力。上述《规划》及土壤污染调查报告公布,将从产业政策层面加速全国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启,进而推动土壤修复产业化进程。

  污染严重倒逼产业化提速

  近年来频发的铅、铬等重金属污染事件让重金属污染进入公众视野。这也促成去年年初国家第一个环保产业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诞生。

  据有关专家介绍,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气、水等媒介最终渗透到土壤中,治理土壤污染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主要抓手。2006年起,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于此次调查结果,中国证券报记者从30日召开的“2012重金属污染与生态修复论坛”上获悉,目前全国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1/5左右,总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这与此前中科院等部门所完成的统计数据大致吻合。

  据了解,中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北方只是零星分布,但在南方则较密集,在湖南、江西、云南、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方,则出现一些连片的分布。

  环保部相关人士在此次论坛上表示,重金属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使得全面启动全国范围内土壤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根据《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将以目前受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内蒙、江苏、浙江、江西等14个省区市为试点,全面启动砷、铅、铬、汞等重点污染物的源头减量和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国内自主的生物治理技术工艺。

  据上述论坛与会专家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处于实验室中试阶段的土壤修复技术储备时间已逾10年,技术种类达近百种,除传统的物理化学治理方法外,生物治理已渐渐成为未来适应国内土壤污染治理需求的主流。扎实的技术储备实力已为土壤修复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王伟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