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中度提高 中国食糖业深陷原料之争

时间:2012-05-16 15: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人们用“糖高宗”这个谐音词生动感慨食糖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是近两年糖料主产区异常激烈的原料争抢和糖企之间频繁的并购。如今,国内产糖省区数量从18个减少到15个,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黑龙江六个主产省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98%;制糖行业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年产食糖超过40万吨的企业已达到10家,产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67%,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而且,这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行业大洗牌正在到来。

  正在走向寡头垄断

  2月28日,中粮屯河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议案,拟募集不超过48.85亿元(含发行费用),其中约76%的资金用于投资食糖业,以快速冲击“年产150万吨”的战略目标。作为国内最大甜菜糖生产商的中粮屯河,目前食糖平均年产量为38万吨。

  站在百万吨级平台上等待中粮屯河的是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食糖业发展低迷期,通过购买产权或注入资金等方式,十年内在海南和广西大举收购了20家国有糖厂。如今,南华糖业正在接受上市环保审核,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有更充裕的资本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

  除了中粮屯河,想进入百万吨级别的企业还有更多,如光明食品集团,它在2009年收购了云南最大的制糖企业(也是全国十大制糖企业之一)——英茂糖业,一步迈入食糖生产龙头企业行列。

  制糖企业规模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受糖料作物生长特性限制,我国适宜种植糖料的土地有限,加上其他高效益经济作物冲击,糖料种植面积实际增长空间非常有限。

  在股东大会上,中粮屯河相关负责人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印证了上述事实。该负责人坦言,目前各个原料产区内均有糖厂入驻,或者当地政府本身就建有糖厂,因此,中粮屯河通过新建糖厂扩大生产规模的路行不通,剩下的选择只能是并购。

  而并购也已经比以前更加激烈,经过上一个五年的整合,目前行业内剩下的可被并购的企业资源急剧减少,同时,这些企业的实力和经验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业内人士判断,只有少数企业可以真正进入年产百万吨行列,更多的企业将在竞争中由并购实施者变成被并购对象,行业格局最终会被改写。

  寡头角力深耕细作

  十年前的一纸公文注定了食糖行业寡头时代的并购并不纯粹是商业行为。

  时间退回到2002年,国家四部委出台《糖料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由产区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由其授权的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种植区划和制糖企业生产能力、糖料的合理运距、制糖企业的扶持情况和历史情况,在充分尊重糖料生产者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各制糖企业的糖料区,制糖企业与糖料生产者签订收购合同,企业只能在划定的区域进行糖料收购。

  从此,当地政府、制糖企业和糖料种植农户真正成了利益共同体,而政府是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制定规则和利益分配机制的主导方,大至蔗区布局规划、政策保障,小至科技带动、良种推广,糖料种植产业链各个环节无一不见政府的影子。

  一名糖料主产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糖业局或糖办是各地食糖业的管理部门,其领导人一般由当地重要领导兼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糖企业想并购当地某个糖厂或收购该地区的糖料,背后的谈判对象其实是当地政府。

编辑:王君飞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