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国声称不差钱 今年销售下滑超5成

时间:2011-12-23 09:22   来源:证券日报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前11个月,SOHO中国的销售业绩同比下滑了54.62%,而今年频频爆出破产传闻的绿城中国,销售业绩与去年全年相比也不过回落了36.83%!</p>
<p>  刚刚遭遇“欠薪门“的SOHO中国,又被质疑存在资金问题。</p>
<p>  有媒体报道,声称手握200亿现金的SOHO中国,如果扣除掉本年度的购地款以及建设成本,再支付掉其应付项目,账上可用资金不超过10亿元。</p>
<p>  就相关事项,12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了SOHO中国推广部总监王春蕾。对于上海前销售总监胡大维一事,王春蕾表示公司的官方微博已有回应;至于媒体报道公司账面可用资金不超过10亿元一事,则属“报道不实”。</p>
<p>  王春蕾进一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截至11月底,SOHO中国手握现金170亿元,销售总额则为108亿。</p>
<p>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SOHO中国业绩下滑是不争事实,根据公开资料显示,SOHO中国前11个月销售额下滑超50%,不足万科十分之一。</p>
<p>  <strong>转战上海频频受挫</strong></p>
<p>  2011年,SOHO中国屡屡被市场关注:董事长潘石屹在内部剥离素来声名卓著的销售团队,以所谓的“席位制“取代了原有的销售模式;随后,潘石屹联合数家国内代理巨头,发起网上售房、零元起拍的电子商务模式;期间,SOHO中国在北京参与CBD核心地块招标铩羽而归,却屡屡在上海出手斩获商业项目。</p>
<p>  有鉴于此,市场人士分析认为,SOHO中国在北京发展受限,因此布局上海,并将其视为发展重地。至于销售模式方面发生的改变,潘石屹认为可以减少公司的营销成本,适应SOHO中国高速扩张的需要。今后,SOHO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产品设计和投资拿地就够了。</p>
<p>  然而,7月份上海“外滩SOHO“效果图刚刚面世,就遭遇网友雪片般的”板砖“——形似“云片糕”的外形设计,并不被走在潮流前端、精致小资的上海公众所认可。</p>
<p>  近期,前SOHO中国上海分公司销售总监胡大维对外曝光SOHO中国上海公司拖扣员工数百万薪资一事。在销售过程中,SOHO中国的销售人员存在诱导性卖房等诸多问题。而被潘石屹一手改造后的“席位制”,开始被质疑存在诸多不合情理之处:</p>
<p>  其一,销售团队所属不清。据悉,虽然SOHO中国与销售人员之间仅是纯粹的代理关系,但是销售人员的名片上仍保留“SOHO中国”的字样,并且仍在SOHO中国上海分公司内工作;其二,佣金虽丰但管理混乱。根据媒体报道可知,SOHO中国在上海给出的佣金标准颇为丰厚,达到1%,但是有很多员工连基本的底薪和社保也没有。而胡大维所爆出的“欠薪门”,归根结底也是其销售团队与SOHO上海分公司负责人之间存在争执和分歧所引发。</p>
<p>  <strong>2011年销售业绩下挫逾50%</strong></p>
<p>  “欠薪门“一事尚未有最终结果,昨日,有媒体经分析后猜测,SOHO中国目前可动用的账面资金不过10亿元左右。</p>
<p>  然而,这种说法却遭到SOHO中国的否定。12月22日,SOHO中国推广部总监王春蕾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报道不实“。</p>
<p>  记者进一步获悉,截至11月底,SOHO中国账面资金170亿元;1-11月,SOHO中国销售总额为108亿元。</p>
<p>  2010年,SOHO中国全年销售业绩为238亿元,位列房企销售排行榜的第15位。这意味着,今年的前11个月,SOHO中国的销售业绩同比下滑了54.62%,而且销售排名则至少要滑落到第20名——事实上,今年负面消息屡出的绿城中国,销售业绩与去年全年相比也不过回落了36.83%!</p>
<p>  如此看来,上半年“无楼可卖“的SOHO中国,在下半年的销售也未能出现扭转的趋势。更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SOHO中国目前在京项目已经卖得七七八八。半年报显示,北京的银河SOHO、丹棱SOHO、三里屯SOHO等均已售出90%左右。如今,仅余望京SOHO、光华路SOHOII两个规模较大的在京项目。再加上下半年,望京SOHO开盘热卖。虽然为SOHO中国贡献了大笔销售金额,但也意味着SOHO中国在京可售项目又减少了一部分。而卯足了劲想在北京CBD招标中分得一杯羹的潘石屹,依旧铩羽而归。</p>
<p>  综合看来,SOHO中国今年在上海屡屡拿下商业项目也就不足为奇。而SOHO中国未来的业绩恐怕要严重依赖上海地区了。与此同时, 12月22日,SOHO中国在微博中公开声明:“有个别媒体报道‘SOHO中国资金链紧张‘,纯属谣言。公司目前拥有现金170亿元,正积极寻找收购项目的机会。在银根紧缩的今天,我们收到大量的开发商转让项目的请求,这是公司收购的大好机会,今天的收购就是未来的发展“。</p>
<p>  彼时,曾有分析人士如是评价:“严格意义上,SOHO中国并不是一个开发商,而是销售公司”。然而,潘石屹却选择了“避长就短“,一手剥离了旗下销售团队而变为席位代理,同时宣称要专注产品设计。最终SOHO中国这场转型能否成功,还需公众拭目以待。记者 谢 静</p>
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