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两岸文化交流座谈会今天在山东青岛举行。参加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的两岸文化界人士呼吁:尽快建立文化交流机制,让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向前再迈进一步。
台湾“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张京育在座谈会上说,中华文化在盛唐的时候在世界上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那是一个开放、多元、吸收、自信的时代。现在要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把中华文化和世界主流文化结合起来,需要两岸有大的格局,双方都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两岸交流迫切需要文化的ECFA,有了这样一个协定,对两岸文化上的各种交流都有规范和引导作用,交流制度化后,政策和预算才会进来。商签这样的协议是两岸努力的方向。
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说,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工作25年来,有台湾文化界的朋友找到我们想到大陆交流合作,我们都会尽心帮助联系,但这只能解决个案,两岸文化交流到了制度化的关键时期。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引用中华文化元素,把他们的文创产品行销到全世界,作为文化工作者我感到汗颜,而两岸文创产品通过大陆走向世界是最短的捷径。ECFA的签订是因为工商业者一直在呼吁和推动,文化人的凝聚力不够,声音还不够大,我们要发声,推动两岸尽快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台中市政府参事陈志声说,现在台湾的文化主管部门也设立了“交流司”,两岸文化交流应该再向前跨一步,确立模式和机制,互设机构,当务之急是先接触讨论,好谈的能谈的优先谈,文化界形成共识后提交两岸两会。
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肖夏勇在座谈会上发言说,两岸间的文化交流本来是走在各项交流前面的,现在两岸经贸签了ECFA,文化合作相对滞后了。因为文化牵扯意识形态,现在有些方面还不能达成共识。但文化交流的确到了一个需要机制化的阶段。有了制度的保障,交流和合作会更顺畅,比如台湾文化界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会得到进一步解决,两岸还能共同出台鼓励政策,把资金优先用于有共识的项目。就目前的现实看,建议两岸文化界先谈先签没有争议的协议,比如文化遗产保护协议、艺文展演协议等,这些都在探讨过程中,两岸要共同推动。
上海交通大学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基地负责人胡惠林教授说,两岸文化界面对的不是彼此的挑战,而是世界的挑战,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是两岸的共识,大陆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推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台湾文化界要抓住这个机遇。大陆有宏观的战略和视野,台湾有微观的建设经验,要彼此尊重,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两岸共同的文化市场。两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也要靠搁置争议、彼此尊重来确立。(记者陈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