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率百人团首度访台,出席第6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期间会晤“新闻局长”江启臣,成为两岸新闻出版主管负责人首次会面。
绿色媒体“美丽岛电子报”刊出“2012,苏贞昌确定出局”专文,大爆“苏蔡心结”,引发蔡英文参选新北市烂选假的”风波。
16日 王毅提出推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的五点意见:尽快实施双方对服务贸易早期收获的开放承诺,抓紧做好落实货物贸易早期收获的准备工作,及时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适时展开各单项协议的后续商谈,加强两岸产业全方位合作。
大台南郭添财与赖清德,台北市郝龙斌与苏贞昌,大台中胡志强与苏嘉全,大高雄黄昭顺、陈菊与杨秋兴,新北市朱立伦与蔡英文相继完成参选登记,标志着五都市长选战序幕正式拉开。
银监会首次批准合作金库银行等4家台资银行在大陆筹建分行,标志着两岸金融交流进入崭新阶段。
2010年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在厦金海域成功举行,这是两岸在“大三通”后首次联合举行的大规模海陆空联合搜救演练。
新竹市政府在上海世博会台湾馆标售案中以4.5888亿元得标,台湾馆在完成参展任务后将回归宝岛。
17日 蔡英文表示,两岸最重要的是稳定,“民进党若执政,会延续前朝政策,不会横柴入灶(蛮干)”。舆论称,这是蔡接任党主席以来最具善意的表态,但也可能是选举压力下的政治操弄。
18日 “立委”林郁方表示,特高频无线电、“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和“云豹”装甲车等3项自制武器系统有望于2011年正式量产,台军总采购额将达830亿元。
19日 凡亚比台风登陆台湾,造成重大农渔及工业损失,并对大高雄市长选情造成一定影响。
台“经济部”公布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ERl)今年第2次全球投资环境评比报告,台湾在5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位,显示投资环境持续被看好。
20日 台宝华经济研究院预测台湾今年GDP增长率将达8.52%,略高于“主计处”近期预估的8.24%。
21日 台“陆委会”民调显示,40.3%的民众认为目前两岸交流速度“刚刚好”,认为“太快”和“太慢”者分别为37.5%和13.2%,另有59.7%赞成“逐步开放大陆赴台自由行”。
22日 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指出,全面实现“三通”与ECFA签署生效是两年来两岸发展的两件大事,未来应进一步推进政治互信与军事互信,撤除对台导弹问题“最终会得到实现”。马当局高度肯定温总理讲话的善意,认为对两岸关系有正面帮助。
23日 马英九会见美国联邦众议员时表示,台湾已成立“关岛项目小组”,将通过“政府采购协议”竞标美军关岛基地迁移案。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获准在台设立代表处,这是大陆商业银行首次赴台设立分支机构。
24日 王毅会见台湾妈祖联谊会参访团一行时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事业,两岸同胞都有责任来共同珍惜、维护和发展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避免可能出现的停滞或倒退。
25日 国民党举办第18届第2任中常委选举,从38名候选人中选出李全教等32名票选中常委,将与另7席指定中常委组成新任中常会。
商务部副部长陈健首度率海贸会代表团访台,期间会见台“财政部长”李述德、银行公会理事长张秀莲等,商讨陆资赴台及ECFA后续经济协商与合作等事宜。
26日 民进党在台中县举办党庆晚会,吕秀莲、游锡堑、谢长廷等“天王”及蔡英文、苏贞昌、苏嘉全、赖清德等4位五都候选人同台造势,并拉抬苏嘉全选情。
香港民政事务局长曾德成以荣誉团长身份,率香港全部18个区议会主席组团访台,这是香港区议会主席首度组团访台。
27日 蔡英文指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必须软硬适中、维护“主权”立场,但也必须维持稳定关系,不能恶化为对抗关系。
28日 马英九以“总统”身份参加祭孔典礼,纪念孔子2560周年诞辰。
台“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访问香港,强调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公约数,应以王道的儒家思想处理两岸问题。
29日 陈水扁之子陈致中谋划已久的“一边一国’,连线正式成军,共有30多名五都市议员参选人加入。舆论称,此举意在争取深绿选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