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今天举行。(中国台湾网 赵静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3日北京消息 今天上午,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举办的“2012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十八大在两岸和平发展中的作用、两岸政治分歧如何化解、民进党会否调整两岸政策等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国台研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志怀主持会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出席并致辞。
关于两岸关系:前景乐观
在回顾2012年两岸形势的同时,多数与会专家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雪琴表示,她对两岸经贸合作前景非常看好,ECFA签署以后,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性步伐加快,大陆对台企政策性支持力度加大,在不景气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两岸贸易仍然保持了增长,难能可贵;同时,两岸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两岸投资快速增加,两岸产业合作也稳步推进,成效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嘉树指出,两岸关系逐渐进入深水区,不再有表面上的热闹,甚至有了“遇冷、倒退”之说,但实际上还是有进展的。如国民党在“九二共识”问题上与大陆合作,立场更加鲜明;两岸学者讨论的议题开始迈向政治领域;民进党败选后出现是否需要调整大陆政策的内部讨论等。
关于十八大:对两岸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上月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也自然受到两岸学者的普遍关注。周志怀指出,十八大首次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写入党的文件,大陆对台政策所显现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指出,十八大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为大陆未来发展规划了蓝图,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发展,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将更加自信从容、耐心细腻,而且大陆的发展前景对台湾也是巨大机遇。
关于分歧:多接触、多包容很重要
对于两岸间的政治分歧,与会学者也多有触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以他亲身经历的两岸因语言不同(如对“窝心”的理解相反、台湾人说的土豆是大陆的花生等)而闹出的笑话来指出,两岸间很多政治问题的形成很复杂,知识系统的重建对双方来说都很重要;两岸间怕的是不见面,见面即三分情,彼此包容很重要,给对方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王在希表示,经过过去将近5年的磨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双方的分歧也定能在近距离接触中逐步的化解。
关于民进党:短期内找不到第三条路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范世平认为,民进党内部对是否应该调整两岸政策存在很大争议,有两派间的分歧、也有党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民进党内针对两岸政策的大辩论短期内难以展开,还没有办法形成共识。
周志怀也认为,谢长廷的大陆行在民进党内引发的效应显示,民进党短期内无法找到第三条路线,今后一段时间还将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与徘徊。
民进党学者陈淞山表示,民进党代表性人物如谢长廷、高雄市长陈菊等人明年如能再度“登陆”,将会为民进党转型创造更大机会。而大陆方面既然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基础,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拓展更多的新动力,让这一话语论述在岛内获得更多的认同。(中国台湾网记者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