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陆媒体设立在台常驻机构,才是大陆记者最强烈的期待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辉发自北京 存在了近九年,让大陆驻台记者和他们的采访对象备感困扰的“报备制度”,终于迎来了寿终正寝的一天。
10月27日,台湾“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宣布,从即日起,台湾将让大陆驻台媒体扩大采访地点,陆媒今后不需先行向“新闻局”报备即可到除机场管制区外的台湾任何地点自由进行采访。
“陆委会”示好营造气氛
听到取消报备制度消息时,中国新闻社的两位驻台记者正在准备填写10月28日的外出采访报备表。其中一位记者开玩笑说,一不小心成了“报备制度”的最后送行者。
与取消“报备”一同出炉的利好消息还有,台当局将大陆各家驻台媒体的人数上限从2人提高到5人,并允许由邀请单位代为租房,以节省大陆媒体驻台的饭店住宿开销。
还有更多人关注到,“陆委会”选择27日宣布这些利多,在时间点上耐人寻味。因为第二天,由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的台湾海基会新闻交流团启程访问大陆。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利于为该团“登陆”营造良好气氛,但另一方面也意图由此减缓与大陆媒体交流时面临的要求开放常驻的压力。
租住民房难防“台独”
“‘报备’不符合新闻采访的作业规律。”最早赴台驻点采访的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道:“报备就是要提前写明行程、采访对象及其联系电话、是否同意受访,以及所乘交通工具及班次等,行前需要反复确认,至少要花上半天的时间,很麻烦!”
而对于驻点人数限制的放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台记者陈伟建则表示,对人员的需求要看具体情况,“一些重大报道两个人根本忙不开,就是5个人也不一定够用”,但平时并不存在这个必要。
陈斌华认为,尽管台湾当局展现了善意,但对大陆驻点记者的管理思维还是停留在“限制”取向上。他表示,例如在配额上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新华社这样的多媒体业态工作而言,5个人在重大报道活动时根本不够。
驻台记者们大多对驻点媒体租住民房的可行性表示怀疑。陈斌华和陈伟建点出担心所在:虽然租房可以节省一些费用,但一般民房并没有保安人员。如果“台独”分子、在台“藏独”等极端分子包围、攻击大陆驻点记者,那该怎么办?陈斌华说:“租房的方向是对的,但隐患不少。我会建议还是选择租住有保安设施的酒店式公寓,既能节省费用,又免生纠纷。”
盼望设立常驻机构
事实上,“报备”的终结不过是解决大陆记者在台采访不便的第一步。开放大陆媒体设立在台常驻机构,才是他们强烈期待的下一个举措。
陈斌华说,现在大陆驻点记者遇到的许多问题,在常驻后基本可以一次性解决。“如果设立分社,与现在‘驻点’的性质就不一样。分社是注册登记的公司法人,有统一的税务登记编号,可以自行购房或租房。记者有在台居留证件,可以参加台湾的健康保险、劳动保险,人员相对固定,避免更换频繁造成业务工作的中断。”此外,常驻机构设立后,有利于与台媒开展新闻合作、交流,及时就双方合作中的问题交换意见,也能更深入到台湾各地采访,了解民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