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块文化公司董事长郝明义依然记得1989年那次在北京,他要收一笔版税,为便于及时带走,和同行说好要“现金支付”。对方一口答应,“你要的钱我明天就派人送支票来”。一头雾水的他事后很久才明白,大陆人说“支票”通常等同于“现金支票”,而在台湾却一般是指“远期支票”。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两岸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类似的隔阂与误会仍会存在,却似乎不再那么扎眼。毕竟,许多词语彼此都知道对方的不同讲法了,有些甚至互相通用,比如“给力”一词,在台湾媒体上也屡见不鲜。
语词差异成交流谈资
2008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放前夕,台湾旅游管理部门专门制作了大陆和台湾用语对照表,并请来专家给旅游业者授课,除教他们认简体字外,大陆的“土豆”等同于台湾的“马铃薯”,而台湾的“土豆”意指大陆的“花生米”。
两岸一度隔绝,近30年期间“老死不相往来”。即使上世纪80年代逐步打破藩篱、恢复交往,但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上,仍出现了部分字词在字形、发音、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实在不足为奇。
自两岸开放以来,语词差异引发的误会,一直是两岸同胞交流时的有趣谈资;两岸语词差异也成为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原来窝心在台湾是很贴心的意思啊,和我们大陆的意思正相反!”“原来台湾人说对某人‘很感冒’是对某人不太喜欢。”
语言和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时时演变,因为它们是直接反映和记录人们生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生活在变,语言和文字自然也要变。两岸语言文字的差异,就是分头演变之果,是特定历史环境使然。两岸文字“求同化异”的秘诀之一,就是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坚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