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向热情的台北观众谢幕。
3月11日,台北中山堂,持续11天,在台北掀起一轮京剧热潮的北京京剧“唱响之旅”全球巡演台北站完美落幕。
作为2012年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唱响之旅”派出北京京剧院七大头牌——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朱强、陈俊杰,连同该院“名誉头牌”、台湾著名青衣、梅葆玖的入室弟子魏海敏,共同献上了《龙凤呈祥》《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珠帘寨》《状元媒》5台大戏,台湾6000余新老戏迷过足了戏瘾。很多戏迷感叹,如此强大的阵容,已经有六七年没在台湾出现过了。
6000余张票全部售罄
“因为要先期参加戏迷讲座、校园觅知音等活动,我3月1日便抵达台北了。”余派老生杜镇杰说,一下飞机,他便听说票刚卖出三分之一,心里颇有些着急。可没想到,随着几位头牌演员抵台,北京京剧院演出的消息逐渐成了当地媒体的报道重点。
“几天下来,台湾几大电视台多次出现了此次演出的预告,比邻中山堂的商业中心西门町等地,也满眼飘扬着演出的广告旗。”北京京剧院工作人员朱甲说,没过几天,票房销售数字就翻了一番,到3月7日首演当日,总共6000余张演出门票已全部售罄。
“文化交流不能以破坏市场为代价,因为有市场才是最好的传承。”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说,如果京剧演出总是简单依靠政府资助,再好的演出也不可能持续演这么多场,此次京剧院台北之行市场的成功无疑增添了大家的信心。
“京剧是一份思乡的情结”
5天5场演出,二排中间的10个座位都被同一位老先生买走了,这个细节给所有演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出手大方的老先生姓吴,已90多岁。他买下的是全场最好的位置,并把票送给亲朋好友。吴先生可是一位资深戏迷,他与张君秋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与梅葆玖等老一辈京剧名家也非常熟识。
“你们小字辈儿来演出,我也高兴,一定来捧场。”老先生说。很多戏迷和他一样,买的是套票,也就是5台演出,场场不落。还有的戏迷家住高雄,每天看完戏很晚了,还要赶路回家,但第二天还是会再来。
在《四郎探母》那场演出中,当杨四郎(杜镇杰饰)初见离散15年的母亲时,跪地甫一唱出“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好多老观众就已老泪纵横了,纷纷掏出纸巾、手绢擦眼睛。“千拜万拜也折不过儿的罪来……”二句再起,台下更是有不少观众跟着哼唱起来。80多岁的龚先生说,“我们很多人是从大陆过来的,非常懂戏。自然就跟着唱出来了。”一位胡先生还说,自己早年在大陆看过富连成科班的演出。“京剧,对我来说是一份思乡的情结。”
艺校学生现场观摩“教科书”
“上课时,我们常常播放北京京剧院表演的光盘。因为他们的唱念做打最规范,我们是当教科书来看的。”一位来自台湾戏曲专科学院学习“乾旦”的男孩子说,北京京剧院的强大阵容和精彩演出,为传统戏码缺失的宝岛树立了标准的演出范本。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曾宪寿、陈秉蓁、谢俊顺、游玮玲、余传云五位来自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团的年轻人,他们去年曾代表台湾地区来到北京参加首届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那次北京之行,让他们学到很多很多,这一次,收获也不少。“看王蓉蓉老师的表演,就知道自己发声技巧用得不好,你看,她唱的时候非常自然地悄悄地就能换气,我不会。”陈秉蓁说,自己虽然与王蓉蓉所学并非一个流派,但仍然能从中学到很多。
据悉,由北京京剧院与台湾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此次演出十分成功,还为北京京剧院2013年再次赴台演出奠定了基础,双方甚至商定了2013年赴台演出的部分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