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胶带两岸爆红 台湾把生意做成文化

时间:2013-08-05 08:38   来源:北京晚报

  创意纸胶带“朕知道了”两岸爆红

  台湾把生意做成了文化

  台北故宫日前推出的创意纸胶带“朕知道了”,最近在海峡两岸爆红,简单四字霸气十足让许多民众掀起收藏热。作品两次推出,瞬间被抢购一空,台湾的文创产品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信每个去过台湾的大陆游客都没空手而回,凤梨酥、乌龙茶、仿制画、翠玉白菜挂坠、怀素书法丝巾,还有各款创意T恤、帆布背包、手工肥皂、美浓油纸伞……您都兴高采烈带回来不少,对牛肉面、珍珠奶茶也津津乐道。无非就是糕饼、面条和一些带图案的旅游纪念品,细想想这些东西大陆都有,但人们乐此不疲地慷慨解囊,除了出门就要买点东西的旅游心态,还有就是,这些东西真的不同,不同在于有故事,有文化,有气氛,卖家卖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件T恤一个布包,而是加了点惊喜、加了点新奇、加了点你认为很高级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文化,当产品融入了文化,这件产品就成了文创品。

  台湾,真的很擅长把生意做成文化。

  台北故宫

  一年卖货近5亿

  把生意做成文化最成功的当数台北故宫,去年销售总额达4.8亿元新台币。进了故宫的纪念品店,你几乎不可能不花钱就出来,如果你嫌《富春山居图》、《鹊华秋色》图的原件复制太贵了,那丝巾、背包、T恤、伞、钱包、名片夹、开瓶器、鼠标垫这些你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应有尽有,而且,丝巾上是怀素的书法,名片夹是孝经的纹样、开瓶器是那棵著名的翠玉白菜、布包上是青花瓷的莲花纹……一些你刚看过的国宝级展品的造型纹样尽可把玩,花个几百上千台币就能拥有,而且还实用,你能不动心吗?

  台北故宫的每件商品,都有文物的出处。记者在商店看到一个可爱的枭形瓷罐,圆眼大睁、长鼻到嘴的猫头鹰脸盘儿,却有企鹅一般圆滚滚的身体,小尾巴平贴着地做支撑,有着现代卡通设计逗趣讨喜的特点。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好设计,没想到某日在台北故宫瓷器常设展中看到了它的本尊,原来这是只汉代的枭形罐,几次看展都忽略了它,这次是因为商店的仿品才与它相遇,我只能一边感慨汉代设计者不可思议的才华,一边感慨真是看不尽的台北故宫。

  虽然是国宝级文物的仿制或再创作,但如果光有好的设计,却做工粗糙、包装简陋,就算是毛公鼎、汝窑碗也会马上被定位于地摊货,被砍成地摊价。台北故宫的商品真不便宜,但买者都不手软,是因为除了国宝的元素外,每件商品都精致、包装完整、说明详细。你买的每幅复制书画,都有作者和作品的文字介绍,无论是自己学习还是送人时向人讲解,你都会认真看看,看的过程就是一节书画课。

  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加上有创意的设计、精致的做工,想不赚钱都难。

  创意无限

  纸胶带卖疯了

  如何把生意做成文化?如果卖纸胶带是日杂店就能做的小生意,但把康熙皇帝的御批手迹“朕知道了”印在纸胶带上,就把这笔小生意做成了文化。结果是,台北故宫的这个新产品卖断了货,记者了解到,现在是你有钱买不到,得排队预购,现在已经排到了9月份。台北故宫以宋朝官窑名瓷的收藏为自豪,这些瓷器如何和时尚女士的长筒袜连接起来?炎炎夏日,台北故宫把宋瓷上冰裂纹的纹样织在长筒袜上,袜子也以宋瓷的青、粉为主调,以“冰山一脚”命名,谁看了都会为这样的想象力叫绝!还有,台北故宫的明星文物翠玉白菜,虽然已经被发开了N多种产品,占故宫销售额的32%,但今年又有新品推出——雨伞。合起来是白帮绿叶的一棵白菜,打开来绿叶田田,遮阳挡雨,可谓古菜新绿。

  台湾的创意可不只因为他们有台北故宫的收藏,记者在餐厅、茶馆、咖啡馆、小店铺、民宿(家庭旅馆),处处都能与创意相遇。在一家餐厅用餐,老板递上的纸巾上印着四个字:“酒国晕熊”,有说不尽的酒桌的故事和感慨;投宿阿里山脚下的民宿,上床关灯,突然发现天花板上流动着荧光彩绘的图案,海水、游鱼、星空,令你置身童话世界。第二天早晨谢老板,他告诉我:“那个鱼叫樱花钩吻鲑,是台湾的特有鱼种,生活在中央山脉的溪流里……”,原来这样的天花板不只为客人带来惊喜,还带来物种知识,这位乡下店主也把生意做成了文化。就冲着这个文化,我离开后,又介绍其他朋友落脚他的店。

  要说创意,珍珠奶茶、牛肉面、凤梨酥都是成功者。珍珠奶茶就是台湾人把爱吃的芋圆和爱喝的奶茶混在一起,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牛肉面是以眷村文化为起点,先吸引怀旧思乡的人热捧,再加上清炖、红烧、半筋半肉等各种口味口感的开发,把牛肉面做成台湾的美食,给外人以“没吃牛肉面就没到过台湾”的印象,令一碗源自大陆的牛肉面成了台湾的招牌。凤梨酥也就是水果馅的点心,但各店家都有卖点,政府举办评比活动,市长提着盒子四处吆喝,结果就把这块点心做成了台湾的形象,到了台湾,不由得你不买不吃,凤梨酥成了一大产业。

  文创水平

  社会进步标尺

  文创不是凭空产生的,他是整个社会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反映,是人民有更高的生活品质要求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台湾进入2000年后大力提倡文创概念,政府视文创为新兴的产业。2002年,台湾引进英国的“创意产业”政策,提出了五大文化创意园区等计划,把文化创意产业与生物科技、绿色能源、医疗、精致农业、旅游观光并列为台湾六大新兴产业。

  但再好的计划和政策也要有人来执行与实施,此时,台湾社会已积累了文创发展的各种条件。首先,台湾1979年开放出境旅游,掀起赴美、日的留学潮和观光潮,多年下来,大批学成返台的学人和见多识广的民众对于生活和文化品位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熟悉了文创的概念;其次,台湾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华传统、日本元素、欧美风尚都有深刻影响,文化的多元和碰撞是文创的最佳土壤;最后,台湾在近40年里产生了由“戒严”到“民主”的巨大的社会转型与变革,来自制度转变的刺激也激荡了文创的脑力,给文创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但台湾文创产业面临着“浅碟”的危机,即资源少、市场小,台湾一位文化工作者曾经向记者坦露他的忧虑:“我们除了故宫,除了一点小清新小温情,还有什么?大陆游客来了要看翠玉白菜,日本游客来了说这里那里真像日本,真正属于台湾的文化符号在哪里?”至于市场,就连文创大户台北故宫,也是在2008年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后业绩才年年上升,而凤梨酥、牛肉面的红火更是拜大陆游客所赐。

  “大陆真是遍地文化资源,而我们台湾已经挖地3尺了”,那位文化工作者说。挖掘到了什么程度?台湾的桃园县和《三国》不沾边,但就因为有2个字和“桃园三结义”相同,就发行了刘、关、张三结义的邮票,吸引不少人一大早去桃园排队买邮票,因为会盖上“桃园”的邮戳。

  关于文创,台湾的经验与困境都是大陆的机会。把生意做成文化,既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提升了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形象。(记者 小星)

编辑:郜利敏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