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嘉宾参观翠亨新区规划馆。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昨日上午,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嘉宾一行前往南朗镇和火炬开发区参观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纪念中学,以及翠亨新区规划馆。嘉宾们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向孙中山铜像敬献花篮,并参观了故居。一路上,台湾同胞都表现得很兴奋,在半天的行程中,翠亨新区未来的宏伟发展蓝图引起了台湾同胞们的积极关注。
积极寻求与台湾合作
在翠亨新区规划馆的模型前,翠亨新区管委会主任方维廷向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等嘉宾讲解了翠亨新区的总体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客人们认真聆听了介绍,并且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不少台湾嘉宾对翠亨新区的规划都很感兴趣,更希望寻求可以合作的机会。方维廷表示,翠亨新区在规划时曾考虑借鉴台湾宜兰的发展经验,虽然最后并没有采用宜兰的模式,但台湾城市的规划、基建和治理等经验还是很值得翠亨新区学习,“希望新区能够成为两岸智慧的共同结晶。”他说。
据了解,翠亨新区有意从台湾引进先进的健康医疗、文化创意、高端服务和金融产业。其中,随着两岸贸易自由化框架协议的签订,台湾将有机会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金融业的合作将有广阔的前景。方维廷说,相对而言,大陆的资金成本较高,而台湾金融机构的费用较低,翠亨新区希望能够进一步对接台湾金融业,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历史与情感是合作基础
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翠亨新区坐落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在历史上和情感上对台湾同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中山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也有不少台资企业早已在中山投资,台湾纬创资通就率先在新区投建了光电科技园区,目前已初具规模。前来参观的台湾嘉宾对中山城市环境都较为欣赏,除了合作机会,新区的产业布局、配套设施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有嘉宾问到“永续城市”的建设,方维廷表示,在与台湾中华永续城市发展教育基金会签署备忘录后,翠亨新区将会以永续理念加上台湾的成功经验来实施建设,日后具体的项目还会开放给不同的企业,在高起点上携手建设“产城融合”的新城。
■来往
两岸纪念馆密切交流
9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将到台北办展
台北的国父纪念馆是大陆观光客必到的景点之一,该馆接待组组长简明有也参加了本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时候就专门到馆长萧润君的办公室去拜访,“我们都是老朋友了,互相之间经常都有来往。”简明有说。
简明有告诉记者,今年9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将会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专题展览,让台湾民众和观光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孙中山的早年生活。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将举办的是“孙中山廉政思想和图片展”,为期二十多天。“去年我们就曾经去台北办过展览,”他说,“这种交流的方式是最全面且深刻的。”
简明有说,国父纪念馆很受大陆游客的欢迎,现在日接待大陆游客约6000至7000人,从18年前与南京中山陵结为“姊妹馆”以来,陆续和内地各个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博物馆、纪念馆建立了联系,通过互相访问学习、举办各类型专题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两岸纪念馆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孙中山是两岸都认同的历史人物,他的贡献、他的思想在两岸之间都不会有分歧,”简明有说,“我认为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合点,两岸对话完全可以在交流孙中山思想的基础上展开。”孙嘉琳
■声音
“我们也想来中山养老”
台湾同胞关注翠亨新区养老配套
“既然孙中山先生是学医出身的,他很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我想知道这个新区有没有这方面的医疗配套?”翠亨新区管委会主任方维廷结束讲解后,两位头发花白的台湾老人上前向他询问了这个问题。
方维廷回答说:“要支撑一个新区发展首先必须要有医疗保障,我们已经和台湾的敏盛医疗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今后会进行进一步对接。”他告诉台湾嘉宾,“我们也曾经去台湾考察过敏盛的做法,应该说它是台湾国民健康医疗体系的一个缩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表示,未来在翠亨新区医疗设施配套建设的过程中,会尽量吸取台湾的优秀经验,避开教训,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医疗体系。
听完他这番话,台湾老人连声赞好。“我们真的好想进来住,但对老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医疗设施不够。”两位老人说,“再过二十年翠亨新区建成的时候,我们就90岁了,希望到时候搬到中山市来居住,医疗体系已经完善好。”方维廷告诉他们,在环境优美的翠亨小镇,相关的项目将会先行启动,“你们可以不用等这么久了。”他说。
“我们共同的感觉是,怎么中山这个城市市容这么美,这么干净,这么宁静,人文氛围也很好。”老人感慨地说,“因此也很想来中山养老。”(记者/孙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