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屏东人洪明章,祖籍福建南安,来厦门营商已经13年。在过去十年间,洪明章收集了10万件闽台民俗文物,出版了一部专著,还在福建各地建设了15间民俗博物馆。
31日,在厦门集美后溪的“闽台古镇”中,洪明章告诉记者,未来20年中,他要依托这10万件文物,在“闽台古镇”中再现闽台民间生活场景,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
“闽台古镇”所在地后溪城内里,本身就是一件“大文物”。这里曾是厦门重要的商业中心,清代名将施琅于康熙年间在此建设城寨,训练军队。城寨的“拱辰门”、城隍庙等遗址,保留至今,城寨内还留存100多座闽南传统的红砖古厝。
一年前,洪明章签下20年长约,在这里租下了70多间古厝,设立了闽台古镇文化有限公司,并自任执行长,开始他的“人生新里程”。
分布在古厝之中,展示着3万多件文物的“海峡两岸博物馆”、“官用品博物馆”、“华侨文化馆”等8间博物馆,是“闽台古镇”的主干所在。
走进“海峡两岸博物馆”,其显著位置上展示着连战和马英九的题词。其中,马英九的题词是“阐扬文化”。洪明章告诉记者,“海峡两岸博物馆”中的数千件文物,是他从台湾和福建的废弃旧物、故纸堆里淘来的,包括台湾原住民使用过的陶瓷、台湾三宝“茶、糖、樟脑”、台湾烟酒以及两岸民间信仰物等。
洪明章指着这些闽台民间信仰物说:“关帝、妈祖、观音....。。不管是来自福建还是来自台湾,两岸民众的信仰是一模一样的”。
“办这样一个博物馆,就是为了说明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洪明章说。
走出博物馆,漫步在“闽台古镇”中,洪明章说,“在我接手的时候,因为大多已无人居住,这些古厝长期失修,已经很破旧,有的都快塌了”。他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从漳州等地搜罗大量老房子的建材,悉心修补,让古厝“古装展新貌”。不仅如此,洪明章还在一间间古厝外挂上自己收藏的厦门老招牌,张贴着厦门老广告画,用大陆如今流行的语言形容,展现出一派“民国范”。
走进其中一家“药店”,这里门上挂着“遵古法制药材”的老招牌,药店里则陈设着大药柜,制药钵等,都是洪明章多年来搜集的民俗文物。洪明章说:“我准备在这里销售青草茶、龟苓膏等中药饮品,让文物和生活完美结合起来。”
洪明章带着记者又走进一家老式理发店,从民间收集来的老式理发转椅都已经破旧了,店内的玻璃镜两侧还挂着老理发店的对联“士行端宜新耳目,人情原贵美须眉”。“这家店要如何改造我还没有考虑好”,洪明章说,每一间店铺的设计都要花费他不少心思。
沿着“闽台古镇”正中的长街直行,洪明章告诉记者,300多年前,福建的先民正是沿着这条长街,一直走到城寨的“临海门”并在那里的城隍庙内祷告天地,抓一把象征神佛保佑的香灰,然后在临海门外登上远航的船只,驶向台湾、南洋谋生。台北的霞海城隍庙等台湾多座城隍庙也就是随着这些先民的足迹,由城内城的城隍庙分灵到台湾。
回想当年场景,仅仅用“民国范”来形容这座融合了闽台文物的古镇还不够完整,这里着力展现的,是绵延千年,融入闽台两地民众生活的“中华范”。(记者 陈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