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五年 川台交流合作跨越发展

时间:2013-05-15 08:51   来源:你好台湾网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两岸同胞心手相连,共克时艰,彰显了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手足情怀。也正是在这一年,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对台工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五年时间过去了,四川人民万众一心,顽强奋进,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四川对台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手抓涉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手抓恢复和发展川台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8月,第三届两岸县市“双百论坛”在川举办期间,中央台办王毅主任用“主动积极、异军突起、亮点纷呈、跨越发展”高度评价了四川对台工作。

  经贸合作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四川抓住灾后恢复重建、西部大开发、台资西进等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加快建设西部台商投资新高地,取得重大突破。5年中,新增台资企业251家,项目投资总额71亿多美元,大大超过前20年台资企业来川投资的总和。川台贸易从2亿美元到2012年达到20亿美元,增长10倍,台湾已成为四川第三大境外投资来源地和第六大贸易伙伴。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在招大引强的同时,注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以平台建设为支点,加快建设和发展成都海峡两岸经济科技产业开发园、成都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攀枝花盐边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国家级涉台园区,连续四年举办“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研讨会”;以环境营造为保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沿海台资企业内移四川的意见》、《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并切实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有力推动了四川与台湾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四川已成为台企在大陆西部投资的重要基地和首选地。截至2012年,全省有台资企业1596家,项目投资总额达105.14亿美元,利用台资88.88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54家,均位居西部首位,是西部地区台资企业最多、投资额最大的省份。川台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总额达20亿美元。台商在川投资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百货零售四大产业集群,特别是富士康、仁宝、纬创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相继落户,有效推动了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交流交往谱写新篇章

  五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增强,四川与台湾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更加密切,人员交往更加频繁。成都与台湾3个航点开通直航、开放四川居民赴台旅游、成都成为台湾同胞落地签注城市和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以及四川可补发、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等,都使川台两地交流交往更加便捷,2008年12月大熊猫“团团”“圆圆”赴台,让四川与台湾增添了一份特殊情缘,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入选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5年中,实现赴台交流项目近2000项上万人次,地震后来川旅游的台湾游客逐年增加,2012年已经达到34.42万人次。

  突击重点,举办和承办“天府四川宝岛行”、“台湾·四川活动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第三届两岸县市‘双百论坛’”等重大交流活动,实现了层次、规模、内容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对台交流的新模式。

  常抓不懈,坚持每年举办来川交流品牌活动。“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大熊猫故乡行”、“巴蜀文化周”等一系列活动,邀请了一大批台湾政界、工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宗教界人士和中南部民众、青少年、少数民族民众等来川参加,产生广泛影响。

  不断创新,持续推动四川文化精品项目入岛演展。连续举办七届的“巴蜀文化精品台湾展”让数十万台湾观众了解了自贡恐龙化石、三星堆金沙珍贵文物等蜀中精品,多次组织具有藏、羌、彝民族和四川民俗特色的歌舞交流团赴台演出,让川台两地民众在文化中交流中感受相同的血脉,在艺术交融中凝聚浓浓的情意。

  四川在岛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四川在岛内影响力不断提升。围绕“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天府四川宝岛行”和“台湾四川活动周”、“第三届两岸县市双百论坛”等重大涉台活动,邀请和组织两岸媒体聚焦四川,不断在岛内掀起“四川热”。围绕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先后举办“海峡两岸记者美丽天府联合采访活动”、“宝岛媒体灾区看重建”、“宝岛媒体灾区看振兴”等采访活动,邀请台湾媒体聚焦灾后四川新形象,重树台湾同胞对四川的信心。围绕四川自然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坚持每年举办海峡两岸记者锦绣天府行联合采访活动,邀请和组织两岸媒体先后来川,聚焦“西部大开发10周年看四川”、“川南行”、“天府新区”、“川西风情”等主题。这些活动,全方位宣传和展示了四川新形象,促进了川台交流合作。(你好台湾网和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编辑:郜利敏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