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22日刊载投稿文章,来自大陆的作者描述了在台北遇到祖籍大陆的老人,从他们身上看到同大陆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和牵连。
文章摘编如下:
傍晚,我在中华路与桂林路交接处闲逛,在车水马龙的路边,发现了一溜蒸笼及盆桶木器,吸引了我的目光。家父生前也曾做过木器营生,所以对此场景特别敏感。看门面,“六十年老字号”几个字更让我起了兴致。
别说繁华现代的台北市了,就是在一般的大陆城市如今也很难见到这种营生,他们在做谁的生意呢?在好奇心驱使下,我推开了那扇玻璃门。
店铺内陈设简陋,进入眼帘的是一位躺在睡椅上看电视的中年男子,而坐在桌子后面的是一位长者。
老人见我进来,立即同儿子用闽南语交流什么,我一句都没听懂。我猜测大概是询问我来自哪里,有什么需要之类吧。见我用随身的相机拍照,老人错愕地摆摆手。“老爸90多岁了,叫你不要拍他──没关系,你随便拍吧。”老人的儿子郑先生说,父亲老家在福建,很早就来到台湾了。
“老父亲是经历过二二八的人,所以胆子特别小……”
郑先生说,“以前店铺不在这边,虽然中间搬过家,但总算起来蒸笼店开了60年。父亲一生就做这一门生意。”现在,台北市这种卖竹制蒸笼的店铺总共才5家,他们是开得最久的一家。
除了卖蒸笼还卖一种木桶。“蒸笼都是从大陆采购的,最小的300元台币一个,大的价格不等。而木桶是台湾本地生产,用的是一种日渐稀有的台湾高山桧木。”
顾客是哪些人?销量怎样?郑先生笑笑:“这是冷淡生意,一周也做不了几单买卖。蒸笼卖给小吃店,也有少量家庭来购买;木桶主要是卖给有老人的家庭──台湾老人喜欢用桧木桶泡澡。”
“我现在整天陪伴老父亲,同他一起守店。”郑先生同我拉起了家常。说到大陆,郑先生一点也不陌生,“我的姐夫和妹夫都在上海做生意。我是儿子,自从5年前老妈过世后,只能成天在家守着老父亲了。”郑先生毫不避讳地说,父亲在大陆娶过一房太太,现在已经过世了。
在台北的经历告诉我,其实这里的每一个家庭都同大陆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和牵连,你随便走进任一个家庭都能挖掘出“两岸话题”。大陆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台湾人的注目。
“老父亲出生在1919年,他让我逢人不要乱说话。”郑先生表示非常抱歉,并再三强调“他是经历过二二八的人。”
我不知道,年逾90的郑老先生身上是否具有那个时代“遗民”的共有特征。或许,在他的心目中正在嘀咕:“这个来自大陆的‘公家人’,想要干什么呢?”
其实,我只是一个来自大陆的过客罢了。身为记者,我非常荣幸能随意接触台湾民众。当晚,我梦到了十多年前故去的父亲,醒来时是台北的午夜……。(赵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