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8年1月28日,陕西省持续十几日罕见的降雪停止,皑皑白雪覆盖八百里秦川,渭河两岸风光如画。
台湾《旺报》30日刊载台湾东吴大学副教授曾泰元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为了探究成语“泾渭分明”的源头,而在西安荒郊野外披荆斩棘,并声明这是自己有生以来做的最危险的事。
文章摘编如下:
“泾渭分明”这句成语我从小便能琅琅上口。泾河在西安附近流入渭河,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注入渭河时清浊分明,这是西安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我人既在西安,便兴起了一探究竟的念头,亲自体验这成语的精妙之处。
我打开地图,找到泾渭二河汇流所在的泾渭镇。此镇位于西安东北远郊的农村。我索性拦了一辆出租车,司机说他在西安混了十几年, 从没听过泾渭镇。不过他倒也热心,连打了四通电话询问,最后大致确定了方向。
走著走著,当“泾渭分明”的路标映入眼帘,我内心雀跃不已。哪知道还没高兴多久,柏油路竟凭空消失,路标也不再出现,接下来就是一连串在泥巴路上问路、兜圈子的开始……
走了许多冤枉路,最后透过当地农民的指点,我们在泥巴路边看到了一条宽仅容人的叉道。农民说往下走便是,不过他警告我们,草可长得很!
司机说他在路边等着,不跟我进去了。时近傍晚,太阳已经偏西。 我一个人爬过了一堆土方,初有小径,虽极狭,然能通人。不料小径弯来弯去,后来竟也跟来时的柏油路一样,凭空消失,只剩下荆棘蔓 草。
没有路,怎么走?环顾四周,形单影只的我开始害怕了起来。我凭着一股单纯的傻劲和使命必达的蛮劲,努力用脚踹开荆棘给自己开路 ,嘴里还不断念着“泾渭分明,你在哪里?”好助威壮胆。
走了一阵子,荆棘杂草还是不见边际,我本来放弃了,开始往回走 ,却看到一旁的黄土地似乎有人踩过的痕迹。我不甘心前功尽弃,遂缘迹行,这下子竟让我走到了泾河边上。
然而,泾河与渭河的汇流处还没到呢!我沿泾河河岸顺流而行, 渭河应该就在前方不远处,但没一会儿,一大片高耸的玉米田突然出现,就横在我面前,深不可测,让我的心又凉了半截。
看着这比我高一个头的玉米田,我迟疑了一下,吸足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往里钻。我在玉米杆里奋力穿梭,但天色渐暗,万一我受困在这偌大的玉米田里出不去,到时候我是不是得一个人在这成语之源数星星?想着自己的安危,想着被我拖下水、热心助我的司机还在苦 地等著,我可浪漫不起来!我知道目标就近在咫尺,可是时间已晚, 感觉不对,我不能再冒险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我毫不犹豫,立即折返。为了定位,我不断使劲吼道:“师─ 傅─,你─在─哪─里─?”过了半晌,我似乎在辽阔的天地间听到 了微弱的回应,我循声前进,重复相同的动作,师傅的声音越来越清晰,我也越来越振奋。爬上土堤,终于见到师傅的时候,我激动不已 ,差点掉下了感谢的泪水。他说,他叫我都没回应,真把他给急死了 。
泾渭分明就差几步之遥,虽令人扼腕,却是我有生以来做过最冒险的事。一个人为了探究成语的源头而在荒郊野外披荆斩棘,如今回想起来,都还颇觉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