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 (资料图片)
中国台湾网1月25日北京消息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专门致信《两岸关系》杂志社,推荐台商刘竹承老先生资助大陆贫困学生的事迹。2011年第一期的《两岸关系》杂志将刊发信函全文,以期待海内外广大读者共同关注这一感人事迹。以下是《两岸关系》杂志将要刊发的全文。
编者按:
台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专门就在山东省潍坊市投资的台商刘竹承老先生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详见本刊2010年12期)致信本社,推荐刘先生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领导对台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本刊特全文刊发,期待海内外广大读者共同关注,并与本刊一道,落实好王毅主任的来信精神。
王毅主任致《两岸关系》杂志社的一封信
《两岸关系》杂志社:
前不久,我收到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青年教师赵香玉写给我的一封信。在信里,小赵老师深情讲述了134名大陆孩子与一位台湾同胞之间的感人故事。信里所说的这位台胞,是在山东潍坊投资的台商刘竹承老先生。刘老先生十多年来持之以恒,慷慨解囊,累计资助了134位大陆贫困学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继续学业。
读完这封信,我深为感动。中国古代先贤孟子曾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刘竹承老先生的爱心和善举,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更体现出两岸同根同祖、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这种割不断、分不开的同胞之情,一直都是维系两岸关系的牢固纽带,也是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两岸关系已经步入大交流、大合作的今天,如果两岸同胞们都能像刘竹承老先生这样,在日常交往中相互关爱、彼此扶助,两岸同胞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深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能越走越宽广。因此,我愿把这封信转给贵社,建议你们刊登,让更多两岸同胞知道这个感人故事,让更多两岸同胞一起来感悟和弘扬刘竹承老先生的品德。
值此新年刚过、春节将至之际,我也要通过《两岸关系》杂志,向刘竹承老先生以及长期以来所有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感情做出贡献的台湾各界同胞致以诚挚感谢与祝福。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
王毅
附: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教师赵香玉致王毅主任的一封信
尊敬的王毅伯伯:
您好!
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一位台湾老人的感恩之情,所以想到了给您写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完这封信,我们也相信,您一定会被这位老人的慈心善举所感动。
我叫赵香玉,2007年从鲁东大学毕业进入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任教,我的妹妹赵彩玉今年也从鲁东大学毕业,也即将走上教师的岗位。我们姐妹俩从几近辍学到为人师表,全靠我们的“刘爸爸”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帮助。
我们的“刘爸爸”名字叫刘竹承,是一位在我们家乡潍坊投资创业的台湾老人,已经67岁高龄。他乐善好施,已经资助了包括我们姐妹俩在内的134名贫困学子,他为我们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他是我们134个孩子共同的“刘爸爸”。
2006年,我在鲁东大学读大三,而妹妹刚刚进入鲁东大学。年初,父亲被查出了颌下腺癌,因为没有钱,只能在镇上的小医院做了手术。“屋漏偏逢连阴雨”,而就在此时,母亲又查出肺上长了恶性肿瘤,不久便撒手人寰,奶奶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很快也离我们远去。
那年暑假开学后,为了不耽误学业,同时还能照顾病中的父亲,我和妹妹把卧病在床的父亲从昌邑接到了烟台,在学校后面的树林里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父女三人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有好多好心人的热心帮助,但父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上学还是辍学?那个冬天,我们姐妹俩走到了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上。就在我们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几近绝望时,“刘爸爸”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我们的不幸遭遇,赶到了我们的家中。
那一幕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心中,“刘爸爸”拍着我们姐妹俩的肩膀说:“孩子,别担心,好好读书,学费的问题不用担心,以后的学费、生活费我给你们负责,直到大学毕业。”泪眼朦胧中,我们从“刘爸爸”的目光中看到了温暖与希望。
随后的几年里,“刘爸爸”每年都给我们两姐妹两万多元的资助,不仅是学费,还有生活费,还经常鼓励我们战胜命运好好生活下去。正是有了这个资助和鼓励,我们两姐妹才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刘爸爸”每年都要把我们这些受资助的孩子约到一起吃两次饭,一次在寒假,一次在暑假,了解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顺便把下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发下去。我们大多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孤儿,我们知道,“刘爸爸”是想让我们多些兄弟姐妹,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
在这样特殊的“团圆宴”上,“刘爸爸”还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失去父母不可怕,贫穷更不可怕,只要有上进心,只要振作起来,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这才知道,“刘爸爸”从小便失去了父母,跟着外祖母生活,是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才艰难完成学业,所以,他最看不得别人受苦,尤其是上不起学的孩子。
8月15日,我们在潍坊又举行了一次聚会,又有10名潍坊的弟弟妹妹加入了我们的大家庭,加上临沂市的61个弟弟妹妹,我们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已有134名家庭成员了。这其中,有研究生毕业的,有正在读大学的,有读中学的,还有小学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曾经面临着贫困和苦难而看不到希望,是刘爸爸用爱心点燃了我们心中那摇曳的灯火。
“刘爸爸”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费,还有生活费。134个孩子,这两块费用加起来,一年需要100多万元,而且他资助孩子的数目还在不断增加,所以,“刘爸爸”总在忙。快70岁的人了,我们劝他别那么累,他却告诉我们,不累不行,因为时间到了我们这些孩子得管他要学费!
资助我们很慷慨的“刘爸爸”生活中却很“吝啬”,从他的司机方叔叔口中我们得知,刘爸爸自己的生活很俭朴,不抽烟,不喝酒,每次去饭店吃剩下的饭都要打包。方叔叔还告诉我们,“刘爸爸”身体偏胖,而且腿不好,坐那部开了多年的旧车子上下车很吃力,他想换部宽敞点的越野车,可订了好几次都没买上,因为一到提车的时候孩子们又该交学费了……
我们的“刘爸爸”又是那么容易满足,现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就读的王志伟,因父亲生病从高一开始接受“刘爸爸”的资助。到了高三下学期,王志伟的父亲病情有所好转,王志伟便向“刘爸爸”提出不再接受资助,让“刘爸爸”把钱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刘爸爸”经常把这件事挂在嘴边,他说,这样懂得感恩,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
在“刘爸爸”的感召下,我们这些受资助的学子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爱心旅程:枣庄学院的张国山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时常去敬老院、福利学校做义工;烟台大学的邱欣欣也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并成为第二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的张淑娴2008年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并被评为“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清华大学的王艳梅说,是“刘爸爸”教会了她感恩,她一定会把这爱心传递下去;……
两岸本是一家亲,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岂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所能阻隔?两岸已经真正实现“三通”,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过。134个大陆孩子,一个台湾“爸爸”,您说,这不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吗?
我是一名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教书育人,做一名有爱心的人。真的很想为我们的“刘爸爸”做点什么,可我们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如何做起,所以才冒昧给您写了这封信,我们相信,您也一定会因为有这么好的台商而高兴的。
此致
敬礼
赵香玉受众“弟弟妹妹”之托
2010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