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海峡两岸在6月21日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不过随即引发台湾岛内的质疑与反弹。
台湾当局为此动员沟通澄清,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强调,服贸协议并没有开放大陆劳工赴台,对于管理阶层赴台也有多项限制,不可能形成“投资移民”,但却可以创造台湾劳工的就业机会。
高孔廉解释,台方对大陆开放的产业中,有2/3都只是低标开放,开放项目也是采取“正面表列”的原则禁止、例外开放作法。部分则采有条件开放,例如只能入股、不能控股,或限制开放家数与业务范围。
面对台湾部分产业界的反弹,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钧说,无法相信为什么台湾会闭关自守,不相信自己的竞争力。
在台北市四平街经营酸菜白肉火锅店的黄老板则对“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说,如果本身有实力,就不用担心那么多。黄老板说:“你自己本身有实力的话,可能担心就不会那么多,毕竟我们用的都是台湾的食材,就是台湾的口味……外地赴台湾之前有几家烤鸭、鱼头甚么的……到最后还不是没了……”
黄老板说,先前也有不少陆客到店里消费,都说虽然酸菜白肉是北方食品,不过台湾的做法就比较细腻、大陆比较粗糙,感觉还是台湾的比较好。
另一方面,也有声音担忧一但开放大陆的服务业市场,可能造成台湾优质人大量吸往大陆的磁吸效应,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对这点则认为,真正的人才原本就应该为全球所用,才能大大发挥,他反问“难道要(人才)一直被锁在台湾吗?”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赖士葆坦言,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难能可贵,不过为何引来反弹?回顾谈判签约过程,台“陆委会”与“经济部”对内容始终讳莫如深,面对媒体追问多半轻描淡写一语带过,也难怪到真正签约时会引来朝野与产业界的震撼与反弹。
赖士葆表示,相较于3年前ECFA正式签署之前,主管机关早已推出各式文宣,纵然协议文本依据惯例须保密,但事前的“预防针”从没少过,执政党面对在野的质疑与挑战也能正面回击。
赖士葆表示,行政部门沟通不够,更少了一点政治嗅觉。
不过面对在野党要求采取“逐条审查、逐条处理”,海基会秘书长高孔廉及“经济部长”张家祝纷纷表达可能造成毁约的担忧时,王郁琦仍坚称不愿臆测最坏结果,并强调那不一定会发生。
报道说,海峡两岸历经60年的对峙,政治、军事上的“恐”在台湾社会难以抹灭,随着大陆的经济实力崛起,更形成经济上的“恐”。
虽然赖士葆指出,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已达1300亿美金,但大陆赴台投资只有7亿,主因就是两者市场的规模太过悬殊。不过只要遇上两岸议题,每每成为在野阵营挑战台湾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主管部门随时应该如履薄冰,和朝野、业界和社会大众保持沟通与互动。
报道说,两岸接下来还要洽签冲击面更广的协议,推动贸易过程中的种种开放措施也会面临反弹,执政者必须在国际惯例和对内沟通间寻找合理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