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全面发展两岸关系 累积动力创造机遇

时间:2013-03-28 10:2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临全新的情势,需要采取稳步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累积更大动力,创造更大机遇,系统集成各种正能量,开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27日在华广网刊文,从认识、面向及路径三个大方向分析如何全面发展两岸关系。

  全文内容如下:

  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临全新的情势,需要采取稳步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累积更大动力,创造更大机遇,系统集成各种正能量,开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一、全面发展的四种认识

  当前,两岸关系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刻,可从四个方面加以认识。

  1、全面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受到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

  2、具备较好的基础与动力。两岸关系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具备较好全面发展的经济、文化、社会及政治基础,累积了较强的发展动力。

  3、两岸双方已提高了对于全面发展的认识。两岸双方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教训,提高了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可在现有的“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把握节奏”的发展路径上,寻找适合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新路径。

  4、两岸关系处于不进则退、全面发展的转折点上。在当前外部(国际)环境挑战增多、台湾内部错综复杂、改革发展徘徊不前的情势下,亟需全面发展以突破两岸关系现有格局,引领台湾发展,突破外部环境的不利制约,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如果没有全面发展,就会损害两岸关系的基础与动力,就会使两岸关系停滞不前,有可能使前几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得而复失,最后损害到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损害两岸和平统一以及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因此,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发展的四个面向

  1、全面化:全方位推动两岸关系。就发展内涵而言:从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到政治对话、涉外合作、军事交流全面开展;就发展区域而言:两岸各地都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中来,特别是让台湾中南部地区、偏僻地区也与两岸关系发生紧密联系。

  2、深入化:就交流内涵而言要实现深度交流,就交流对象而言,要让两岸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特别是台湾各种产业、“三中”群体(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南部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年青人也能参与、分享两岸和平红利。

  3、优质化:高质量发展两岸关系,提高两岸交流的质量与效益。提倡两岸交流正义,实现两岸交流文明化、人性化,符合“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根本宗旨,争取更广大台湾民众的支持,有利两岸关系后续发展,取得正面、积极的效果,受到两岸同胞的肯定,减少两岸交流中的负面行为、不当行为,争取更多民意支持。

  4、制度化:实现两岸关系制度化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逆转的重要保障。两岸两会应持续开展制度化协商,签署更多惠及两岸民生的协议。两岸官方、民间机构之间应建立各种交流机制、对话机制、合作机制,两岸应共同设立更多的合作组织,适时成立类似“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两岸文化合作委员会、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等机构。

  三、全面发展的四条路径

  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发展,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路径积极推进。

  1、增进两岸互信。增进两岸综合互信,建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内涵的综合互信。需要增进两岸高层互信、民间互信以及行政互信。

  2、强化发展动力。在既有的基础上,巩固、深化两岸关系。着力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动力。需要发挥两岸同胞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创新突破,系统集成两岸关系发展的正能量,不断实现新突破。

  3、扩大民意基础。让两岸关系发展的和平红利、经济红利惠及更广大台湾同胞,让和平发展深入民心,吸引更多同胞参与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潮中来,赢得更多民意支持。

  4、寻找突破点。力争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有所突破,尽早开启两岸政治对话。两岸双方应共同努力,就国家尚未统一前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两岸可透过民间渠道进行两岸智库对话,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两岸智库峰会,两岸民间机构可共同开展两岸和平协议、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研究,发表共同倡议,出版民间版的两岸和平协议、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两岸相关机构可分别与国际社会就两岸政治议题进行交流,化解外界疑虑,减少国际阻力。(倪永杰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编辑:郜利敏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