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华:九二共识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基石与保障

时间:2012-11-05 1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08年以来,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关系开启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岸经济合作也由过去“间接、单向”的不正常局面,实现了基本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并积极向自由化迈进。从政经互动角度看,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今天的经济合作成果,而未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对于未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更具重要意义。 

  一、“九二共识”是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的基础 

  2008年以后,两岸经济关系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突破和成果,都是基于“九二共识”的两岸政治基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并彼此成为重要贸易、投资伙伴,但直到2008年以前,两岸经贸关系仍处于间接、单向的不正常状态,这其中的关键是两岸长期处于政治对立与僵持,缺乏最基本的互信和政治基础。其一,李、扁时代从“台独”路线出发,不仅否认“九二共识”,而且在经济发展策略上配合“台独路线”,力图选择一条经济上与大陆渐行渐远的发展路线,阻碍“三通”,造成两岸经济关系长期处于“间接、单向”的不正常局面。其二,李、扁否认“九二共识”,使两岸两会协商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涉及公权力的经济事务合作更无从谈起。其三,在政治对立下,两岸“三通”等经济事务在岛内被政治化操作,尽管大陆提出一系列务实的政策主张,但难以改变“间接、单向”的基本格局。 

  2008年后,两岸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使两岸经济关系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首先,共同坚持“九二共识”使两岸建立起基本政治互信,两岸经济合作在岛内主流民意中不再被视为威胁而是机遇,这种观念与思维的变化,是两岸经济合作迈入新局的基本出发点。其次,有了“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两会商谈得以恢复并实现制度化,达成18项重要协议,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得以开启。第三,有了“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两岸才能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积极务实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务实地处理了一些涉及政治敏感性的经济议题,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达成并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四,基于“九二共识”,两岸实现了公权力互动与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尤其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使两岸相关公权力部门间的互动有了机制化的平台。 

  两岸经济合作的重大成就,加深了台湾岛内主流民意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感知,扩大了对“九二共识”的认知与认同。“九二共识”从对一般民众而言抽象的政治概念,衍生出物化的和平发展红利,初步形成了“经中有政、政中有经”、政经良性互动,并推动岛内政治生态不断向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演进。 

编辑:吴晓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