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员们参观残疾人温馨家园。(中国台湾网 刘承思 摄)
来自台湾的黄玉萍女士说:“在我的家乡大树区,社区活动中心远没有这里精致舒适,我们只有一幢小楼作为活动场所,房间内没有完善的设施和精致的装修,也没有多种多样的活动项目,如果想要学习跳舞、料理、书法等,还要自己花钱请老师来教、花钱租房间使用,跳舞之类的活动通常只能在户外找片空地来进行,不像这里可以免费使用场地、又有老师免费授课、环境又这么好,真羡慕这里的居民。”
参访团成员梁瑞麟先生对残疾人温馨家园内的景象感触颇深,他对记者说:“在台湾的社区活动中心里,通常不会设置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场所,甚至在社区中也没有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场所和人员,我们一般会由志工(志愿者)在空闲时间轮流照顾有需要的老弱病残居民,不会像这里有专职人员负责照顾。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把残疾人聚集到一起,教他们做一些手工制品以及让他们学习做饭,这样既能够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而这些十分精致美丽的手工制品也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对生活更加充满乐趣和信心。”
听梁先生提到志工,团员吴宗樱女士告诉记者,在台湾多数人会自愿申请成为志工,并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对社区的绿化、社区建设、需要帮助的居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志工服务,不像大陆的志愿者会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聚集在一起进行服务工作。她还提到,在她的家乡,由于信佛的人很多,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做志工服务时都会牢记佛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理念,这也能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感受到他们在服务中想要传达的“爱的关怀”。
社区参观结束了,但团员们对两岸不同的社区设施和人文建设仍旧充满兴趣,团员中也有人热情地邀请大陆同胞到他们的家乡去感受不一样的社区。一些团员还商量着下次再来大陆的时候,要多去几个社区感受一下,取长补短,让自己居住的社区也更加人性化,更加舒适。(记者 刘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