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两岸青年深情自问 敬畏历史展望未来

时间:2011-11-17 08:54   来源:中国台湾网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145周年之际,在两岸及港澳青年“追寻历史足迹”系列活动成果报告会的现场,来自北京大学的吴景键和同样在北大念书的台生苏怡和共同宣读了一份精心撰写的《青年自问书》,将现场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自问——是决心,是信心,更是真心

  《青年自问书》除对辛亥革命一百年前后的历史进行对比外,更以穿越时空的假设,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畴昔过往,如果时光倒退回辛亥,那时的我们会怎样用自己的人生去唤起民族的觉醒?”“展望未来,若让光阴飞淌过百年,那时的我们又会为今日青年的作为写下一个怎样的注脚?”“仰望星空,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为一百年后的青年,传递下不朽的民族精神?”“脚踏实地,我们应用什么样的作为,为一百年后的民族,创造出宝贵的精神遗产?”与一般倡议书不同的是,《青年自问书》中没有一句“我们应该怎么做”的表达,全篇以问题为主。“我们不能无言以对”、“我们必须有所回答”的语句表达了两岸青年的铿锵决心和坚定信心。其间,也真切传递着两岸青年对历史、对民族的真情真心。

  历史——是过去,是未来,更是当下

  《青年自问书》的最后,两位选读者共同念出了这段文字:“‘不愧百年兴中梦,勇担使命在铁肩’。让我们担当起青年人的责任,用同样的青春去书写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这,就是一百年后的我们向一百年前的他们所许下的最庄重的诺言! ”这段话,看似是对“一百年前的他们”的承诺,但其真正意义在于“书写一个不一样的未来”,在于肩负历史的使命,不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其中体现了历史的纵深感,也折射出一个道理: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当下是未来的历史,当代青年要开创历史,应该从当下做起,脚踏实地,有所承担,方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和民族的贡献。

  启示——是跨越,是穿越,更是超越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青年的交流也不断深化,两岸青年携手宣读倡议书的场景也随处可见。但一般多立足在两岸青年的情感、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上,此次《青年自问书》的发表,全文五百多字,没有一处提及“两岸”。直接将青年和历史、民族联系起来,是一次真正跨越海峡的携手,因为海峡在这份倡议中没有痕迹。诚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编辑的《永恒的依恋——“追寻历史足迹”系列活动纪录片》所说的:“这份依恋,超越了两岸青年个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感,超越了每个个体狭隘的利益与需求,植根在海峡两岸的每一片中华大地上,植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里,植根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最深处,那是一百年之于现实的依恋,是五千年之于未来的依恋,是青年之于民族的依恋,是自尊之于自强的依恋,那是永不凋谢的依恋,那是永恒的依恋。”从两岸情节到民族情节,从过去百年的历史到未来百年的历史,海峡的跨越背后,时间的穿越背后,当代两岸青年正试着去实现一次超越。

  《青年自问书》的发表,使2011年“追寻历史足迹”的系列活动画下了阶段性的句点。只有那些自问的问题,等待青年一代用实践去回答。我们真诚期待,未来的历史会证明,伴随着这份《青年自问书》的发表,当代两岸青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断谱写了新的华彩乐章。(中国台湾网网友:李章程 王鹏)

编辑:白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