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涌暖流 大爱润珍珠——台胞办“珍珠班”助大陆贫困生纪实
5月初,阳光明媚,北京某大学一个阶梯教室里,来自各地的亲切乡音、欢快的笑声、青春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顾小梅在100多名“珍珠生”中间,侃侃而谈,落落大方,脸上写满青春的自信。
这是“捡回珍珠计划”爱心团队组织的一次例行聚会,聚会参与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珍珠生”,学业优秀但家境贫寒的他们,在“捡回珍珠计划”的帮助下,成为了大学生。
捡回“珍珠” 重放光泽
作为“捡回珍珠计划”的一颗“珍珠”,来自宁夏山村的顾小梅凭借优异成绩,用实力、毅力走出大山,迈出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
“珍珠”是指家境特困但学业优秀的孩子,他们因为上不起学而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帮助“失落的珍珠”重新寻回光泽便是“捡回珍珠计划”的初衷。该计划由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新华基金会”)发起,该基金会由台湾知名人士王建煊于2007年7月创办。台商张君达是这一爱心计划的领导者。
“捡回珍珠计划”与大陆各地重点高中合作成立“珍珠班”,每班招收50名“珍珠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每人每月发放250元生活费至高中毕业,三年共计7500元。这些贫困却优秀的孩子们因此没有后顾之忧得以完成学业。
“就像把丢进垃圾桶的珍珠捡回来,再把他们重新擦亮。”现任新华基金会理事长的退休台商张君达说。
在这场例行的聚会里,在京津冀各所大学学习的“珍珠生”会聚一堂,交流感情,聆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他们来自青海、内蒙古、河北、河南等地的小乡村,如今却有了值得期许、美好光明的未来。
张君达在孩子们中间,喜悦溢于言表。他说:“新华基金会的努力没有白费,‘捡回珍珠计划’正在改变‘珍珠’的命运,为他们背后的家庭带来希望。”
曾经“不爱笑,不说话”的顾小梅与张爷爷拍肩谈笑,绽放了本属于青春的笑容。张君达询问着顾小梅大学生活状况,吃得好不好,和同学相处如何,生活安排是否丰富,然后摸摸她的脑袋:“不能太节省,否则张爷爷要揍你的!”顾小梅笑了。
这位慈祥的两鬓斑白的老者已经把孩子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们互相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个‘珍珠生’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张君达的眼眶微微泛红,“支撑我不断向前的就是这些孩子,而这些感动就是我收获的最好回报。”
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独自走向陌生的大城市,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新的希望,更有新的来自外部世界的考验。考上吉林大学的李柏旺说:“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很快心中的那股豪气便被想家的念头和对生活的迷茫代替。到处是陌生,到处是不适。”
如何树立“珍珠”的自信,不仅让他们考上大学,还帮他们赢得尊重,延续梦想?这成为新华基金会在继续探索的问题。
自2010年开始,基金会推出“捡回珍珠计划大学段奖助学金办法”,帮助了402名清寒优秀的大学珍珠生。
所有走出大山的“珍珠生”,也通过新华基金会组织的联谊会,定期见面,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友谊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升华,孤独感少了,陌生的环境开始充满温情。
为了关怀“珍珠生”的生活和心理,新华基金会还不定期举办夏令营,招聘75个辅导员,关怀“珍珠生”的生活和心理,并让已经考上大学的“珍珠生”加入辅导员行列。
通过“捡回珍珠计划”,“珍珠生”收获了一份份浓浓的爱,改变了一座座人生的坐标,也点燃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我们希望每一个‘珍珠生’在未来都能够帮助一颗‘珍珠’,让爱永续。”张君达说,这也是每一位“拾珠人”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