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厦门两岸金融中心获得国务院批准满三周年,作为全国唯一的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它从批准之日起,便吸引来全国关注的目光。
这三年来,两岸金融中心运作得如何?在当下的时空背景下,它面临着什么样的新挑战新机遇?它该如何把握机遇,提升为更大平台?本报今起刊登系列报道。
初夏,厦门环岛路两旁景色更加青葱,树木婀娜,一派南国醉人风姿。在这条路的外侧,是白沙碧海,鱼群戏浪,鸟儿逐波。
从厦门会展中心沿环岛路北上,外侧景点有香山国际游艇码头、观音山游乐区、五通灯塔公园等,休闲游乐味浓厚;内侧则是商业色彩浓厚,一路上去有厦门会展中心、会议中心、软件园二期、观音山商务营运区、万达广场等。
从会展中心一直到五缘湾南路,位于环岛路内侧与环岛干道之间6.5公里长的狭长地带,面积约21平方公里,有个统一名称“两岸金融中心”,它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并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台资金融群聚效应不明显
在厦门两边的金融城市,一边是上海,面向海外,向全球吸纳金融精英;一边是深圳,紧靠全球性金融中心香港,作为香港金融大港的辅港。上海、深圳之间的海西地区,可视为两大金融板块间的洼地,即两大金融城市无法有效辐射的区域,厦门由此空隙崛起于金融城之列。
厦门还与另一金融城市台北遥相呼应,彼此隔着台湾海峡,一衣带水,命运相连。厦门与上海、深圳的最大不同处在于,厦门是“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它打的是两岸牌,辐射的区域是海西区以及台湾,因此,能否打好两岸牌,事关两岸金融中心成败。
如何打两岸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副教授石正方指出,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思路是在此前厦台金融合作个案基础上,通过扩大试点,吸引更多台资金融项目和台资金融机构入驻,形成台金融机构的群聚效应,并力争成为大陆各大金融机构对台金融交流合作的窗口、基地。
然而截至2012年底,台湾10家银行在大陆共设立了16家分行,没有一家分行落户厦门乃至海西,台银行业者的最爱仍是上海辐射区域长三角,其次是深圳辐射区域珠三角。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核心产业,因对台而设立的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却没有吸引来台银行业者的关爱眼神。
金融机构设立总部少
两岸金融中心至今获批3周年,开工建设超过2年,据两岸金融中心指挥部统计,合计落户项目与在谈项目,预计投资额近600亿元。三四十栋5A级写字楼或动工或竣工,标志性建筑两岸金融中心大厦高200多米,不日将投入使用。
两岸金融中心大厦傲立厦门东海岸,毗邻厦门国际会议中心,视野轻松越过香山国际游艇码头,投向了远方深蓝色的海天交界处。
现已入驻或欲入驻金融中心的金融机构当中,绝大多数为驻厦办事处或厦门分公司,而罕有区域性经营总部或大陆经营总部,入驻机构层级过低,必然影响两岸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2011年底,厦门市政府曾经出台规定,对新设立或新迁入金融中心的法人金融机构最高奖励3000万元,以鼓励金融总部建设。
台籍证券分析师、东莞证券厦门营业部首席顾问杨博光称,中高阶人才通常跟随总部脚步走,办事处主要吸引低阶人才,所以厦门要努力争取总部级的金融机构入驻,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汇聚。只有总部金融机构扎堆了,金融中心才算名副其实。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唐永红所长认为,厦门辐射区域的经济规模、产业配套、内外通道,都不如长三角、珠三角,要想吸引台金融机构过来,必须要有更加优惠的政策,但至今没看到厦门有胜过上海、深圳的优惠政策,造成了今天台金融机构不来扎推的现状。
在唐永红看来,优惠政策远远不是奖励多少,金融机构看中的不是一点点奖励,而是在厦门可以做其它地方不能做的业务,做事情的空间更大,公司的发展空间更大,这个才是金融业者最在乎的政策!
厦门应建两岸金融学院
杨博光指出,打造两岸金融中心,一方面要让大陆认识台湾金融业,另一方面要让台湾认识大陆的金融业,让两岸金融人才认识对方的法律、制度、环境等,这在当前做得很不够。没有了解,便谈不上融合,金融人才交流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先头工作。
为了吸引台金融人才前来,杨博光举例说,厦门能否首开先例允许他们可以使用厦门临时身份证,以此让他们享受到厦门的市民待遇?杨博光“现身说法”介绍,他在厦门交了2年住房公积金,2013年初突然被告知不能交了,因为他是台胞,“如果我用厦门临时身份证,应该就没这个问题了吧”。他说,他没在台企上班,而是在大陆企业上班,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员工一样交公积金?
杨博光强调,对一个高端人才而言,人才奖励、住房补贴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随企业融入当地,融入市场,随企业发展而发展,并进而领导企业成长。
厦门银行台商业务部总经理吴至祥建议称,厦门应该筹建两岸金融学院,促成两岸金融人才大交流,把金融格局做大,请来两岸专家授课,并发给学员跨两岸金融执业的证照,最终把厦门打造成两岸金融人才高地。此举不仅有助于让厦门金融城的台味更浓,而且有助于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前来设立区域性总部。(海峡导报记者 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