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放开 银行盈利能力将加速分化

2013-07-26 09: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林天泉

  一石激起千层浪。7月19日晚间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消息,在市场上已发酵了整整一周。

  实际上,央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普遍感到担忧的是,银行现有盈利模式将在未来受到冲击。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从资金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考虑,银行贷款利率下浮的空间不大,但长期来看,大型银行或许会以更低的利率来争夺优质客户,而中小型银行则将需要通过业务创新以及抢占小微企业市场来巩固盈利能力。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进一步逼迫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信贷供需依旧疲弱银行扩张冲动不大

  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不过,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央行明确“暂不调整0.7倍的利率下浮下限”。

  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增大,同时,信贷供需依旧疲弱。在此背景下,华创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华中炜认为,“在贷款利率下限放开、规模约束放开的背景之下,在经济下行期,由于企业运行风险增加,银行需要把控运营中的风险,因此,就不存在以价格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的冲动;不过,如果在经济上行时期,资金供需两旺的情况下,银行系统性风险下降,就存在利用降低贷款平均利率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首席分析师彭文生认为,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短期内对银行盈利无重大影响。“据我们了解,很少有贷款利率位于0.7倍的下限。贷款额度管制的存在也限制了信贷的供给,贷款定价实际上由贷款需求决定。除非宏观经济下行明显抑制贷款需求,实际贷款利率不会显著下降。另外,调整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不会产生实际影响。票据贴现利率实际上已经由市场化决定了,该规定只是确认了现行的行业规则。”彭文生称。

  存贷利差逐步收窄利润将受挤压

  受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业内判断,未来银行贷款利率下浮超过30%的难度依然较大。

  “目前,各上市银行平均资金成本一般在3%左右,但加上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等,银行贷款综合成本应该在5%以上,而相应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这意味着即使一笔银行贷款零利润,下浮的空间也不到20%。”中国农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付兵涛分析称,“如果参照企业直接融资利率,目前企业直接融资利率一般是在3-6个月期Shinbor基础上加点,6月份流动性紧张事件之前,6个月Shinbor利率一直维持在4.1%左右,近期则在4.2%上下波动,如果加50个基点就是4.6%,相当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浮23%。实际上,尽管去年六七月份央行已经将贷款利率下限扩大至下浮30%,但在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占比数据中,仍然只有下浮10%以内这个分类,并没有下浮10%以上的数据,这也从侧面说明下浮10%以上的贷款很少。”

  不过,长期来看,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还是会对银行利润带来一定冲击。彭文生判断,“未来,同一客户的贷款成本将出现下降,但银行整体贷款利率的变化将取决于客户结构的调整。由于宏观经济放缓,银行对于高质量客户的贷款议价能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下降,不过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议价能力依然较强。”这意味着,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目前还不至于立刻给小企业带来看得见的“实惠”,相反,随着铁路投资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一些优质大客户可能会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

  一位大型银行战略研究部人士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未来,大型银行在信贷方面的竞争,可能会存在以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优质客户,这客观上对银行利润将造成一定的挤压。”

  正因如此,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贷利差缩窄的盈利风险将导致银行贷款利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平衡,这最终将推动银行经营管理转型。

  商业模式亟待差异定位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均认为,利率市场化将压低银行的存贷款增长速度,面对利差收窄,一些银行可能会期望通过做大规模来“以量补价”。并且,利率市场化也将催生银行业商业模式的差异化,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

  交银国际分析师李珊珊认为,“由于大银行大企业客户占比高,贷款下浮占比更高,贷款利率放开对大银行影响更大,客户结构转型的压力更大。从2012年的数据看,我们看到中行在上市银行中的贷款平均收益率最低,贷款下浮占比可能更多一些,民生、重庆农商行、宁波银行的贷款收益率最高。但如果综合考虑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小银行整体影响更大,但小银行也将更加分化。”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寻求竞争中的优势,占据小微企业市场是一个方向。华中炜分析称,“国有银行经营的多元化方面明显好于中小银行,非息差收入占比超过20%,显著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个别股份制银行有超过20%的,如民生银行25.3%和兴业银行28.1%,但大部分均在15%以内,城市商业银行则更低。换句话说,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创新能力不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不进行特殊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小银行的处境将较为困难。”

  华中炜进一步判断,“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和分化会成为一个主线,这有利于倒逼商业银行改变趋同的商业模式,寻求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因此,总体上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体而言,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付兵涛判断,随着央行贷款基准利率淡出之后,商业银行之间则有可能会逐渐形成一个类似国外最优贷款利率的贷款参考利率,即由上市银行给出一个平均最优贷款利率,作为所有银行贷款的利率参考。那么,未来,商业银行强弱格局将更加清晰,并且战略布局将更具差异化。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