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商业银行资本压力需发展直接融资

2012-04-11 09:22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在于发展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市场包括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当前重要的是发展债券市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夯实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积极探索高收益债券。

  当前多家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接近监管红线,如果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业可能面临新一轮的资本补充压力。但是再融资的外部补充方式面临着资本市场的限制,提高自身积累的内部补充方式又难以有效缓解资本压力,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也存在着诸多弊端。笔者认为,发展直接融资是缓解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的根本途径。

  据中金公司报告认为,如果今年银行总资产和贷款增速为14%,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将降低到10.7%左右,核心资本充足率降低到8.5%左右。根据某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分析,每增加7000亿元的贷款,相应增加7700亿元的经济资本成本,按照11.5%的资本充足率计算,需要补充资本885.5亿元。按照每年1200亿元利润和35%的分红率计算,通过利润积累的资本只有780亿元,存在着105.5亿元的资本缺口。因此,通过商业银行自身利润积累无法满足资产增长的需要。

  而再融资的外部资本补充方式则面临着资本市场的限制。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定向增发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定向增发很难筹集到大规模的资本。次级债券的购买方主要是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购买商业银行次级债又受到保监会有关单支规模和总量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也不能大规模发行。

  当然,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从而达到降低资本充足率的目的也是一种选择。但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本质是信用风险的转移,而目前国内可能承接资产证券的主体包括保险公司(含信用增级中的担保公司)、其他商业银行、政府和个人都不适合大规模承接这种风险转移。从美国次债危机的教训看,资产证券化在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资本约束的同时,也会起到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信贷和加剧资产泡沫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不断出现资本充足率和再融资的需求,跟我国的间接融资体系有关。我国货币创造的方式包括贷款、外汇占款和银行间市场的国债、企业债发行。从近几年实际数据分析看,债券的货币创造可忽略不计,贷款占到货币创造的比重为70%左右。外汇占款的流入跟人民币升值预期有关。如果外汇占款下降,银行贷款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而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每增加1亿元的贷款,就增加1.1亿元的加权风险资产,按照11.5%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需要增加0.1265亿元的资本。在商业银行自身积累无法满足资本补充需要的话,必然产生外部再融资的压力。

  由此,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GDP的增长需要M2的增加→M2的增加需要银行贷款的增加→银行贷款的增加需要外部资本补充→外部资本补充受制于资本市场环境。这也说明,产生商业银行资本压力的根源在于我国的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货币金融体系。

  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在于发展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市场包括股权市场和债券市场,当前重要的是发展债券市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夯实债券市场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信用经济。美国债券市场之所以比较成功,重要的是美国的信用文化非常强。

  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信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突破,否则债权人的利益无法获得有效保护,债券市场的投资人也就缺乏积极性。

  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券包括发改委管理的企业债、证监会管理的公司债和人民银行管理的短期融资券。下一步要加强企业债券的统一监管,建设能够涵盖各种企业债发行的管理办法,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在债券的准入条件上逐步放松发行门槛,引进更多的企业进入债券市场。

  积极探索高收益债券。高收益债券市场为全球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上世纪90年代,美国高收益债券的兴起使大批中小企业进入直接债务融资市场,促进了作为当时美国经济支柱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我国可以积极探索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发行主体的高收益债券市场,弥补现有中小板和创业板融资能力的不足。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