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银行可更广泛涉金融衍生品业务

2010-10-25 09:50     来源:中国证券网     编辑:张蕾

  不仅是货币衍生产品,大宗商品、能源、股权、信用等其他衍生产品未来也将出现在国内银行的产品目录上。昨日有报道称,银监会已经修订完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业务管理办法》,并将在近期颁布实施,替代2004年颁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据悉,在对衍生品分类管理、发放牌照的基础上,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获得更大的政策空间,更广泛地参与到金融衍生品业务当中。

  业内人士表示,向银行开放金融衍生品市场与人民币汇率改革密切相关,伴随人民币升值,中国需要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允许和鼓励国内银行业进入衍生品市场是大势所趋。银行衍生品交易放开,也可以让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

  树立人民币话语权

  据报道,与当前执行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不同,“新办法”将根据标的物的不同将衍生品划分为基础类与非基础类,并根据金融机构经营能力的不同将衍生品交易资格划分为基础类、普通类和高级类发放衍生品业务牌照。

  另外,银监会将准许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参与非基础类衍生产品业务,即开放商品、能源、股权、信用等其他衍生品。而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并不能正式参与此类业务,只能通过购买外资机构提供的衍生产品间接参与。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危机和国内严格的行政管制下,当前国内银行业涉及金融衍生品均非常谨慎,仅有与利率、汇率相关的货币产品,其中绝大部分又是外币产品,除了人民币远期合约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人民币产品。

  “在人民币升值步伐重启,国际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通过衍生品对冲波动风险是最佳选择。”中信银行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国际市场的金融衍生品大都是以美元、欧元、日元等计价,给银行更多的政策空间开展衍生品交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树立人民币在这些市场上的话语权。”

  衍生品或成就银行业转型

  他介绍,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就是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而逐步放开的。2005年汇改以前,国内只有中行一家可以做衍生品交易,随着2005年汇改,工行、中信银行等逐步获得牌照,但也仅限于美元日元、美元澳元等非人民币业务的货币产品;随着今年人民币再次步入升值通道,及时放开国内银行衍生交易的管制,不仅可以满足来自实体经济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更是银行之间差异化竞争,实现盈利模式转型的关键一步棋。“当务之急是尽快设计推出我们自己的衍生产品,比如人民币兑美元的产品。”该人士认为。对此,有知情人士透露,“新办法将促进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发展,并且鼓励一部分有实力的中资银行发展成为衍生品市场做市商。”

  “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发达,但港币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因此在香港的衍生品市场更常见的是商品期货、股票期权等,这些市场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业已成为香港银行业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该人士同时指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衍生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控制和防范风险非常重要。在金融危机期间,中信泰富、中海油等不少大型国企在海外遭遇衍生品交易陷阱,蒙受巨额亏损,这些沉痛教训给国内金融机构防范和控制衍生品市场风险提供了宝贵经验。”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