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后,随着国家外汇管理局加强对融资贸易的监管,现在‘提单空转’的‘融资铜’生意基本没法做了,铜贸易企业今年的日子更难过了。”谈及今年以来国家对铜融资贸易的严格控制,一家有色金属贸易企业工作的张先生感慨良多。
张先生说:“由于国际、国内铜价倒挂,铜贸易近两年都是亏损的。以前国家允许做铜融资贸易时,融到的钱拿去做别的,收益不菲,抵补实际贸易亏损后,贸易企业总体是盈利的。但今年国家叫停了铜融资贸易,铜贸易变得更难做了。”
利用铜贸易融资有两种方式,即铜贸易融资和铜融资贸易,前者是满足正常的贸易资金需求,而后者则是利用贸易来获取资金,又被称为“融资铜”。这种融资模式曾经在江浙地区盛行,今年5月外管局加强管理后,融资铜迅速“降温”。
“周围做融资铜的朋友几乎都不敢做了。去保税区看看,铜库存的减少非常明显。”张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初,上海保税区的电解铜库存大概在100万吨左右,目前听说只有45-50万吨。”
与大部分铜贸易企业一样,张先生所在的企业现在将主要精力转移到铜贸易上。“现在即使铜贸易亏损,也要硬撑着,因为占领市场份额很重要。一些小企业可能很难坚持下去。”
据张先生回忆,铜融资贸易从2008年开始逐渐兴起,到今年春节前规模达到顶峰。“通过反复质押,融资铜可以将杠杆放大很多倍,套取的钱可以去做承兑汇票交易,月息可达13%。收益这么高,不仅是贸易商在做融资铜,很多行业外的资金也进来了。”
有研究报告称,2008年我国铜融资贸易量占国内铜进口总量的55%,2012年上升至85%。根据美国高盛5月发布的报告,在我国的短期外汇贷款中,与铜融资相关的约占10%。今年5月,为遏制热钱等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外汇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加强银行结算汇综合头寸管理,加强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以及严格执行外汇管理规定,加大核查检查与处罚力度。
“外汇局发文后,银行收紧了贷款的免息期,以前贷款免息期最长可达360天,现在最长只有90天。”张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去银行办理信用证,必须需要提交物流凭证等能证明真实铜贸易的单据,银行对于正常的铜贸易还是支持的。”
谈及未来的发展,张先生显得很迷茫。“大部分做融资铜的朋友都陷入迷茫状态,因为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行业有增长点,一小部分人将关注点转向房地产。我们现在只做一些期货对冲和套利,但对于大企业来说,这部分交易利润太低,简直是杯水车薪。”
对于未来融资铜是否会卷土重来,张先生认为,在我国大宗商品供应缺口巨大的背景下,基于贸易性质的融资今后将不可避免。如果要彻底消除套利贸易,除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外,还需在立法上加大对虚假贸易融资者的惩罚与打击力度。(□本报记者 孟斯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