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某银行卡片,不收工本费,当日还可拿到60元现金加10元话费奖励。确认的以短信报名,名字+身份证号+银行……”多数情况下,这看似离谱的小广告其实并非一则虚假信息。
办借记卡拿银行奖励
在一些知名网站中,找到类似信息并不困难。这看上去颇有骗取个人信息意味的小广告,实际情况却出人意料。“只要先按操作要求发送身份证号,通过银行系统查明信息,证明以前没有在这家银行开过借记卡就能办理。”一位中介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据多位中介的介绍,他们长期同一些银行保持联系,想尽办法“拉人头”,帮助银行网点完成业绩指标,所有费用均由银行支付。
对此,数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信贷审核员均予以了证实。一家银行中层员工介绍说,银行往往会主动联系中介,奖励费多由分行核销给支行网点,由支行完成相应的新增开户数。银行虽通过付费达到了新增开户数的要求,但是这类借记卡往往会成为休眠卡,不会给银行带来任何效益。
考核模式需优化
央行数据显示,在2010年末,全国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为1.81张。至今年一季度末,借记卡累计发卡量33.51亿张,同比增长19.18%,人均持卡量为2.73张。
这其中,势必存在大量银行以奖励费或其他奖励方式吸引到的办卡人群。对于银行来说,滥发借记卡的风险远远小于信用卡。但由于部分银行对新增开卡数有量化标准,造成少数网点的柜台员工在对借记卡持卡人的真实身份的审核上,因考核压力而有选择性“遗漏”。
一位中介表示,多数人冲着奖励费去银行开设借记卡,几天后就会销户。目前,在银行开设普通借记卡的工本费基本为5元,管理年费为10元,注销卡片不收取费用。通过奖励费,银行新增一张借记卡需要补贴接近百元的成本,对于新一代的芯片卡,补贴费用还要更高。
银行为开卡倒贴,一种合理解释是商业银行对于中间业务收入的渴望和压力。一方面,长久以来大部分中间业务可以借助借记卡来实现,银行对借记卡的新增开户特别青睐;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卡收费水平增加空间不大,只有通过开卡数量增长来增加此项收入。这种通过奖励费形式实现开户数的增长,以达到考核目的乃至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显然很难持续。
眼下,不少银行已取消了对借记卡新增开户数量的考核,但对于新增网上银行开设数量的业绩考核,又令新的奖励费浮出水面。 (证券时报记者 赵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