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爆发的“飞单”事件中,投资门槛均有数百万,而很多客户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于是“拼单”应运而生。在理财经理的牵头下,数名小客户拼成一单,分享收益,成为部分“飞单”的一大现象。
今年春节假期前一天,投资者刘小姐接到客户经理的紧急电话,通知她有一款年化收益为7.5%的信托产品,当天签约,可以联系火速办理。
记者从上述客户经理了解到,这款信托产品的起点为300万元,其中一名已经预定的客户由于节前资金紧张无法凑齐,缺少150万元。该经理情急之下向她的众多客户发短信,总算找到了另一个人补齐了资金。该经理坦言,这种情况原则上并不允许,但由于150万元的缺位将导致几个亿的信托项目无法成立,她向其所属的分行紧急申请,在经过一系列繁琐手续后,上述做法最终获得分行“放行”。这名经理向记者透露,由于在仓促中找到的客户,两人并不熟悉,而在实际操作中相互熟悉的客户可以进行“拼单”,用一个人的名义购买,而对于收益可以协商分成。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资金量少、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小客户通过“拼单”方式,以实现共享高收益,这种情况并不被允许,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而且有着较大的隐患。如果理财产品有好的收益,固然各个客户都可以获益,但理财产品毕竟都有着一定的风险,难免出现收益不理想甚至亏损的情况,这时就很容易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