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本周四),人民银行在例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继续持稳于2.75%。由于本周公开市场无到期资金,加上周二发行的260亿元正回购,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440亿元,明显高于上周50亿元的净回笼资金量。这也是央行连续第四周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累计净回笼流动性达9640亿元。
对于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再度“加码”,业内普遍认为,主要是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虽然15日民生银行200亿元A股可转债将正式发行,但市场资金利率依然不为所动,足以证明当前市场流动性极度充裕,出于货币环境稳定的需要,央行有必要加大回笼力度。”有市场人士说。据业内预计,民生银行200亿元A股可转债预计冻结流动性将达到4000亿元至5000亿元,但资金面并未受此影响,反而持续宽松。
数据显示,3月初以来,银行体系内资金面持续宽松,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从3月1日的4.10%一路下跌至目前的2.05%。
央行春节过后持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的举措引发业内关注。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1月外汇占款的回升和1月信贷的大幅增长,前期宽松的资金面可能会有所收紧,而正回购将成为灵活调剂目前宽松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在13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亦表示高度重视“物价稳定”,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3%左右的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代表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含义就是比较中性。
有业内研究人士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年内M2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降低间接融资比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此稳定经济增速。从货币的传导机制看,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过度宽裕,会导致管理层难以控制贷款的投放,特别是间接或直接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这样会增加通胀压力。因此,后续资金面维持中性偏紧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资深债券研究人士石磊认为,随着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骤增、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的下降,流动性已经出现宽松的苗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资金是出于维持货币环境稳定的需要。他表示,央行开展正回购更侧重对冲流动性,是央行微调资金环境以回归中性的过程。从操作节奏以及正回购力度上看,符合典型微调特征;从正回购中标利率水平来看,一直保持平稳未变,并未释放出从紧信号。今年整个一季度的流动性仍处于偏宽松状态,而流动性环境回归中性的完成时点很可能落在二季度。综合来看,当前资金流入压力可能依然较大,而且4月份将有1050亿元的央票到期,央行有可能持续进行正回购操作以对冲资金流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