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有色金属以区间震荡为主,价格主要受到上下两股力量的作用,一方面是各国政府的刺激政策起到支持作用;另一方面是疲软的消费或供应过剩给金属价格造成很大压力。2013年宏观面作用为中性,有色金属会面临供应的进一步压力,因此2013年专家仍建议上游企业或有库存的企业以高位卖出保值为主。
回顾:有色金属市场难有大波动
2012年有色金属市场难有大的波动,铜、锌、铝走势基本相似,但因基本面不一样,略有差别。国内外铜价、锌价均在2011年9月份以后的区间内震荡,国内外铝价也以区间震荡为主,但震荡中心在2011年年底创立的最低点附近。
2012年有色金属以区间震荡为主,价格主要受到上下两股力量的作用,一方面是各国政府的刺激政策起到支持作用;另一方面是疲软的消费或供应过剩给金属价格造成很大压力。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仍是温和复苏,全球宏观面的作用将呈现中性。
基本面上,铜市受到供应集中释放,基本面转为过剩的压制;锌市在精矿供应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加工费的上升使冶炼企业减产的动力不足,高库存和供应过剩仍会压制锌价;铝市在2013年仍会有大量新增产能投放,特别是下半年新疆大部分企业将完成自备电厂的建设,新彊低成本铝产能将快速释放,将使铝价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压力。整体而言,2013年宏观面作用为中性,有色金属会面临供应的进一步压力,因此2013年仍建议上游企业或有库存的企业以高位卖出保值为主。
宏观:经济复苏
影响偏中性
2012年有色金属以窄幅震荡为主,其中上半年在1月份时曾经冲高,下半年在9月份和11月份曾经冲高。这两个阶段冲高都有着政策市的痕迹。在2011年年底美国推出4000亿美元的“扭曲操作”;中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欧洲央行通过3年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发放贷款4,891.9亿欧元。在2012年6~9月份,美国扩大扭转操作规模2670亿美元,又先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和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QE4);欧洲降息25个基点,后又推出了无限量冲销式购债计划细节;中国则连续两度降息,并且审批万亿投资项目。正是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好转带动了有色金属的反弹。
整体来看,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刺激政策还是对全球经济和有色金属价格起到了支持作用,但与2009~2011年相比,作用的有效性已经今非昔比。因为经济实体对刺激政策的反应已经严重透支,全球主要国家债务又居高不下,刺激政策的作用和选择越来越小。
2012年年底,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乐观的迹象,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仍将处于温和复苏之中。
从美国来看,2012年美国经济整体处于复苏之中,房地产企稳回升给市场以鼓舞,但美国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延续2011年的增长之势,全年增速都在下滑,另外美国的就业水平仍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的6.5%以下的水平。考虑到无论“财政悬崖”是否能得以避免,但明年年初部分的减支和增加税收是难以避免的,这将使2013年年初美国经济增长难以出现好的表现。美联储最近下调了2012和201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从1.7%~2.0%下调至1.7%~1.8%,2013年预期从2.5%~3.0%调至2.3%~3.0%。3%以下的增幅表明美国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之中。
从中国来看,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滑,但第四季度出现经济见底迹象,这使市场对2013年的中国经济抱有很大希望。但当前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型难以持续。面对众多风险、矛盾和挑战,“稳中求进”继续成为2013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2013年中国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经济增长不会有大的变化,估计仍会在7.5~8%,这个幅度大大低于过去十年平均增长10%的速度。
从欧洲来看,2012年年底欧洲仍深陷衰退,虽然年底跌速放缓,但因许多国家消费者需求疲软,且企业信心不足,国际贸易也在下滑,欧元区仍可能进一步收缩至2013年。2012年年底欧洲央行将2013年欧洲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从原来的-0.4%~1.4%下调至-0.9%~0.3%之间,欧洲因削减赤字带来的经济衰退仍在进行中。
综上所述,2013年全球经济会好于2012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3.28%,2013年将增长3.62%,但仍远低于金融危机前4.6%~5.4%的水平。可见,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的阶段。从历史上看,经济温和复苏之时,宏观面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基本将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