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私时间延长一两个小时,民众可在下班后到银行处理个人金融业务。”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的一条建议,近日在微博上引发了大讨论。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银行网点应延长营业时间。然而,不少业内人士则对此表示了反对,认为此举将加大银行员工本就很大的工作强度,而且对银行效益提高的效果并不明显。
根据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清研咨询联合推出)的结果来看,社会公众对于延长银行营业时间可谓“压倒性期待”,有84.2%的受访者赞同阎庆民的建议,反对者只占8.3%。
赞同的理由也同样集中,有83.5%的赞同者认为“上班时间不方便去银行办事”,第二大理由则是“排队时间过长,如过下班时间点则得等下次再办”,有56%的赞同者支持这一理由。可见,银行目前的营业时间设定使上班族左右为难,赞同者的理由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跑趟银行办事不容易”。
反对的理由相对比较分散,比如有57.8%的反对者认为“延长营业时间并非解决之道,更应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有49.4%的反对者选择了“ATM、网银、电话银行等已经能够办理各类业务,不需要去营业厅”。此外,“增加银行成本”、“都想着下班后再去,效率反而更低”也获得了不少反对者的肯定,综合来看,6个反对理由的得票率没有巨大的差别。
在如何解决银行的营业时间问题的探讨上,受访者的意见比较集中,有75.8%的受访者认为银行应当提升办事效率,缩短排队时间,第二、三选项分别为“让ATM、网银、电话银行更方便、更人性化”和“增加营业窗口或营业网点”。
与近九成的赞同度近似的是,有82.4%的受访者认为延长对私营业时间“有必要”,但这些既赞同又认为有必要的受众却有些信心不足,当被问及“你觉得银行延长营业时间有可能吗”的时候,只有56%的人选择了“有可能”。这个数值与近九成的“压倒性期待”有着30个百分点的差距,或许“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