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资银行理财由于拥有更广泛的投资范围,对于不同投资者来说,显得更加丰富,吸引力也更强,但是一些隐患和漏洞仍应引起投资者注意。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选择本身比较了解或者理解的理财产品,尽量回避自己不能够理解或者不懂的、高杠杆或者结构化的产品。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预期收益率,要切实理解产品背后投资的是什么,它是否加了杠杆,是否有一些不对等条款。
记者孟扬随着中国经济结束持续高速发展阶段,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中国银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传统业务的转型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中资银行的理财业务传统优势正在弱化,而外资银行在本土化过程中逐渐被投资者熟知,并将逐渐显现优势。
中资银行理财业务传统优势弱化
众所周知,理财产品收益高度关联国内经济,受经济放缓和利率下调影响明显。2012年,中国GDP由一季度的8.1%下降至二季度的7.6%,三季度又降至14个季度以来的新低,为7.4%。受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影响,央行于7月下调了一次官方利率,之后除受月末季末资金紧张的影响外,整个货币市场利率都在较低位运行。受此影响,中资银行主打发行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类产品、包含这类投资对象的组合投资产品收益率一路下滑。
据统计,作为理财市场的主流品种,人民币债券类产品的市场占比高达49.37%,但它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由1月份的5.16%下降97个基点至9月份的4.19%。
业内专家表示,在中资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初期,主要目标就是防止客户流失,因此维护和稳定客户的要求重于单一中间业务收入的要求。
它们在巩固客户基础的内在动机驱动下,往往将理财产品设计成与客户共担风险的模式,并没有将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或损失完全交由客户享有或承担,未达预期收益的部分可能由银行内部其他收益弥补,同时超过预期收益的部分归银行所有。
“在理财资金规模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中资商业银行意识到按照净值或者估值来足额分配理财收益才是理财业务风险可控且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因此,理财产品朝着开放式、基金化的方向发展,也越来越被业内人士认可。但是,目前我国债券类市场交易品种还不丰富,债券交易量远不及海外市场,同时,组合投资中能够拉高收益的信贷类资产没有公开交易市场,风险无法转移,因此无法取得公允价值进而反映到净值中。伴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下滑,融资主体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尤其是投资于房地产或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资产,公允价值将更加难以衡量。”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魏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