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黄金市场更为小众一些,但这并不能说明增大黄金供给就会比增大股票和房子供给更容易。历史已经证明,增大黄金的供应量是人类生产活动当中,为数不多的、最难的工作之一。
十年来,全球黄金产量均保持在2500吨左右徘徊,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上涨了六倍多,在这期间,很多产金企业试图增加产量,赚取更多利润,但并未如他们所愿。黄金从勘探至开采,不但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周期之长数以十年计。
黄金不像股票和房地产,其需求量虽然很小,但需求支撑错综复杂。比如股票,其价格下跌的时候,散户在抛售,机构也会抛售,政府不太可能持续接盘。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如果民众开始卖房,政府不太可能买入一堆房地产来增大储备。
而黄金不是,价格下跌的时候散户和机构可能抛售,但作为战略储备,国家和政府开始接盘,增大储备;当国家开始抛售以平衡汇率的时候,机构和散户会迅速买入,以寻求更具利益空间的机会。
2000年至2008年,欧美主要央行都是黄金市场主要的抛售者,但金价并未出现下跌,因为发展中国家央行以及机构投资者不但消化了这部分需求,还增大了其民间的消费。现阶段更是,因供给受到限制,再生金的抛售往往被新增的其他需求所快速消化,很难形成市场的一致性。这个跟股票及房地产市场有很大区别。
近日,中国工信部发布文件指出,2015年中国黄金产量将达450吨,比2011年提高25%,但2015年我国黄金消费量将突破1000吨,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在黄金市场是一朵奇葩,其产量的增加速度较快是因为之前是一个空白的市场,而非中国开采黄金容易。
要知道,40年前,南非年产黄金达到过1000吨,而现在的年产量还不足300吨,其成本增幅十年来已增长了十多倍。此时,南非矿工还在因不满工资等待遇而采取罢工等措施。
由于通胀等成本因素,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和勘探难度的增加,个人预计中国黄金产量将在2015年之后达到峰值。因南非等主要黄金生产国产量的萎缩,就算中国按照每年五百吨的峰值生产下去,中国的黄金产量很难改变全球黄金的供给总量。
黄金被高估的说法自本轮牛市以来一直都存在。对此,我表示质疑,如何算出黄金被高估?黄金不是股权,其价值并不取决于公司潜力和成就;黄金无市盈率概念,近十年来年平均回报率超过15%,如果能算市盈率,我想它不亚于任何一支潜力股。除了美元计价的黄金涨幅,在一些不起眼的货币市场,黄金一直在创其历史新高。如果用相关商品来计算,黄金跟白银的比价从一百年前的1:15涨到了现在的1:50,难道黄金被高估了上百年?
在历史上,铂金价格低于黄金价格只有在1991年的时候出现过一次,时间也不是很长。但目前来看,自2008年12月开始黄金逐步超越铂金价格以来,至今仍运行在铂金价格的上方,这不是简单的黄金被高估或铂金被低估的问题。在商品市场,包括铂金、原油、白银在内,都很难持续平衡地反应其计价货币的贬值情况。由于黄金金融货币属性的回归,只有黄金能持续平稳地反映当前市场的纸币流通水平,黄金没有被高估,是计价黄金的纸币被高估了。
在全球资产占比当中,1980年黄金占全球资产的14%(全球资产包括股票、股权、债券、房地产、避险基金等),但自1980年黄金步入熊途之后,这一比例越来越低,直到2000年下降至不到1%。自2001年黄金市场新的牛市启程,这一比例也开始缓慢攀升,目前黄金占全球可分配资产的比例已上升至3%。个人预计随着其他资产风险的加剧,这一比例将回归至5%以上。
2001年至2011年间,全球矿产金总量接近26000吨。除了全球官方增加的1500吨,以及2000吨左右的工业需求之外,其余两万多吨新增的矿产金都变成了民间黄金储备。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人员表示,中国民间黄金储备已超过3000吨。这其实是自1985首饰金开卖以来,接近三十年的民间消费量。但相比印度两万多吨的民间黄金储备,中国市场的3000吨还不值一提。
未来五年,全球要面对美国高达17万亿的国债以及因削减赤字而带来的债务、通胀风险。欧元区则依然深陷债务泥潭,主权债务削减缓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债务问题。更多的主权基金、对冲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以及财富增速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消费市场,将或多或少的增加对黄金资产的配置。
未来五年,与股票、债券等的不确定性和供给量随时都有可能无限增大等风险相比,黄金的供给“优势”依然明显;与房产、其他矿产资源等抛售形成的单一市场相比,黄金的需求面更广,超越国家、地域、民族,且不统一,很难形成一致性的抛售预期,需求基础也强于其他市场。基于以上分析,未来五年间金价将轻松跑赢股指和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