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拆借市场已形成理性短期市场利率体系

2012-11-06 16:01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范乐

  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带来了哪些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如何呢?第一期的蓝洋金融圆桌请来了蓝洋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彭子商和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张伟,为我们解答。欢迎各位专家、读者、金融人士来本栏目做客、交流观点。

  开栏语

  重庆晨报:我国现行的利率政策是怎样的?

  彭子商:我国现行利率政策的一个核心就是由央行确定“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所有的金融产品的市场定价,金融市场各层面的交易定价,包括金融债券、企业债卷和国债的票面利率等都以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作为基本的计价标准或者参考坐标。

  除了这一基本特点,利率政策另一个特点就是央行规定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超越这两个上下限就是“违规”。

  未来银行利差将缩窄

  重庆晨报: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这个问题怎么看?

  张伟: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两次降息,并且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许多银行纷纷选择上浮存款利率,利差缩窄,从而导致一些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并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未来银行的利差将进一步缩窄。

  重庆晨报:如果完全市场化了,利率将会怎样变化?

  张伟:需分两个方面来说,首先银行的存款利率一定会上升,而贷款利率则会视企业的风险、信用等级而定,如国有大型企业信用等级高、风险小,那么他们会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而中小企业的风险较大,银行就会给他们较高的贷款利率。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渐深入,大量银行会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到时民间金融的利率一定会随之下降。

  “闯关”条件已具备

  重庆晨报:您把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特别是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比作利率市场化的“闯关”,那么如今我国具备“闯关”的条件了吗?

  张伟:经过多年的培育,银行间拆借市场已形成理性而成熟的短期市场利率体系。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短期市场利率。随着中长期债券市场,如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企业债市场的券种、期限、参与机构等多样化,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引导作用将日益凸显。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引导市场利率,条件已经具备。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约束机制明显增强,因为利率市场化而导致商业银行出现利率价格战的可能性极低。第三,经过较长时间的利率浮动试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