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临近,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有稳步向上的趋势。10月22日,记者对10月份以来银行新发行的100多款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六成理财产品给出了4%及以上的预期年收益。银行人士分析,这与年终岁尾临近,银行冲刺各项考核业绩有关。理财收益高虽是好事,但业内人士也提醒市民,遇到预期收益过高的理财产品,还是要慎重选择。
进入10月份以来,沈阳各家银行共发行超过百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保本产品占比达三成。从投资期限上看,半数产品的投资期限为3个月及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上,银行最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一改今年以来的收益“颓势”,预期年收益较上半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60%以上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或超过4%,九成左右的产品预期年收益率达到3%以上,极个别产品收益高达6%。
不仅如此,有银行还上调了部分已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日前,工商银行宣布上调多款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其中一款灵活型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至29天,收益率从原来的1%提高至1.9%;而投资期限30至59天的,收益率从原来的2.8%提高至3.2%。提高收益还不够,工商银行同时还规定,该款产品的赎回资金到账时间由T+2日调整为T+1日。
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的提高,银行人士分析,进入第四季度,是银行完成年末存贷比考核任务的“冲刺阶段”,银行为了吸收更多存款,理财产品收益率肯定超过前三季度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的提高,受各家银行近期陆续下调外币存款利率等因素影响,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状况并不乐观。其中,新发行欧元理财产品收益位列各币种理财产品收益的最后一位,某银行一款滚续型欧元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只有0.1%。
部分市民短期内有闲钱,想要购买银行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抢搭“高收益快车”,但理财专家提醒市民,不要盲目追捧高收益产品。首先,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风险太高。如果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给出的投资范围为债券、票据、同业拆解等,那么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正常收益最高也就在4.5%左右,否则就有可能是将理财投资到了风险较高的行业和领域,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其次,注意理财产品的投资成本。日前某银行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给出了6%的预期年收益,收益看似很高,但手续费和托管费却高得离谱,投资者需要缴纳0.1%的托管费以及1.2%的手续费,扣除这些后,投资者拿到的预期最高收益率仅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