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元的一年定期,3.575%的最高利率和维持在3.25%的最低利率,利差达325元
习惯了存款利率全部一样,不管在哪家银行存钱都没什么区别的市民从上周末开始,有了一场全新的体验,那就是存款也可以“货币三家”了。由于银行现在能自主选择把存款利率定在比基准利率高10%的水平,这也意味着银行的存款利率不再是一刀切,而是3.25%-3.575%的一个区间。
股份制银行提高利率
在6月8日新利率执行的当天,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就不约而同地把一年期及以下的存款利率统统维持在了降息之前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其3个月、6个月、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1%、3.3%、3.5%。而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则调整为人民银行规定的新利率。
与此相反,股份制银行在存款利率上则显得略有些保守,利率水平统一调整为降息后的基准利率,3个月、6个月、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85%、3.05%、3.25%。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原本还略显保守的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回过神来,向五大行靠拢,将一年期以内的利率提高了。
最新的存款利率显示,期限越短,上浮比例越高。例如,上调后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44%,较基准利率上浮了10%;三个月期整存整取的利率为3.1%,较基准利率2.85%上浮8.77%;半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为3.3%,较基准利率3.05%上浮8.2%;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基准利率3.25%上浮至3.5%,上浮比例为7.69%。
“原本银行间拉存款的竞争就异常激烈,在月末、季末的时候还会使出一些非常手段。如果继续将利率维持在3.25%的水平,那么肯定会造成客户的流失。所以在观望了一天之后,基本上所有的银行都将利率调回了3.5%,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一家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部工作的张昊说道。
一年期最高达3.575%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大部分银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回降息前的3.5%以外,已经有银行给出了3.575%上限的存款利率。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就挂出了经过银行调整后的存款利率表。其3个月、6个月、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3.135%、3.355%、3.575%。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的存款利率也与之相同,都是一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了10%,达到了上限。
这也就意味着,同样存10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在给出3.575%的最高利率银行存款和在维持在3.25%的最低利率存款的银行,利息将相差325元。
有分析认为,随着央行放松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已是大势所趋,存款利息上浮对活期存款占比较高和贷存比较低的银行影响较小,而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影响更大一些。存款利率上浮,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终于迈出实质一步,原本竞争日趋激烈的商业银行“吸储大战”将变得更加激烈。
市民暂不愿存款搬家
尽管银行间的利率开始出现了价差,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市民来说,暂时还不会将自己的存款搬家。
家住渝中区临华村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之所以不愿意将存款搬家,一个原因是目前银行间的利差还没有大到足以让自己搬存款的地步。“你看,才一天时间,大多数银行都将利率调整到一样了,差别不大。如果有存款被搬到利率更高的银行去,利率低的银行肯定也会调整,不着急。”
家住南岸区的刘女士也表示,她选择银行存款,利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更好的收益,买理财产品就是了。我更看重银行提供的服务和方便。”